“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刷脸就能医保报销,忘记带卡也不怕!”……去年以来,随着医保领域的发展变化,市民的感受最深刻也最直接。市民的感慨,正是对当前我市医保改革成果的一个生动写照。
医保业务下沉,服务触手可及
去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大力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把优化服务的重心向基层倾斜。根据医疗机构的就诊量、业务承接能力等因素,在全市66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医医”合作医保服务站,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成率达 65.57%。如今,新生儿参保登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认定等10项高频医保业务在这些服务站就能轻松办理。
笔者走进覃塘区石卡中心卫生院,醒目的医保服务站标识映入眼帘。服务站内,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服务事项展板清晰明了,医保政策资料摆放整齐。在这里,“一站式服务”的便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医保服务站与结算窗口距离近,病人完成医保就诊结算后,只需5~10分钟,就能在服务站办理完医保相关业务。“以前办医保业务得去覃塘城区,人多要排队,还常要在医院和医保部门两头跑。现在在医院几分钟就能给老伴办好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认定,太省心了。”正在办理业务的王阿姨满脸笑意地说。石卡中心卫生院医保科负责人介绍,服务站设立不到一年,已为3468人次参保人办理医保业务642件,广受群众好评。
我市还设立了 103家“医药”、9家“医银”、1家“医校”医保合作服务站点。一个个“医保+N”服务站的建立,构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医保服务“纵到底”,第三方经办力量“横到边”,医保工作人员“落到点”的立体化、多层次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实现了医保经办服务“就近办”“多点办”“高效办”。2024年,全市各级医保经办点及医保合作站点为参保群众提供服务26.8万多件。
就医报销便捷,智慧医保显身手
市医疗保障局积极构建服务项目延伸机制,不断优化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定点服务。将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定点服务从原来的3家医疗机构限制改为不受限制,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购药。“村医通”设备结算的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从2种增至10种,新增了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等8种常见高发疾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门慢病种也从5种增加到10种,极大满足群众需求,让医保报销无须垫资往返跑,省时又省力。
在提升群众医保使用体验方面,市医疗保障局借助数字技术,大力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创新医保智能化结算模式,推行医保公共服务“刷脸办”、就医购药“刷脸支付”,全市197家定点医药机构已迈入医保结算“刷脸”时代。“刷脸支付可帮了我大忙!孩子生病着急送医,到缴费时才发现没带社保卡,手机也没绑定孩子医保码。正发愁呢,收费窗口说能刷脸结算,一试还真行!”吴先生回忆起前些日子的情景,仍难掩激动。
通过强化医保信息化建设,我市医保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办”“自助办”,25项实现“掌上办”。新生儿出生、职工退休、社保卡和医保码就医购药等16项业务实现跨部门“高效办成一件事”,医保业务办理速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医保改革惠民,减轻就医负担
市医疗保障局始终把减轻群众负担作为工作重点,根据群众诉求,结合实际完善医保政策。提高了肾透析、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三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职工医保在原基础上提高3%~5%,最高可达94%,居民医保在自治区(省)三级医院报销比例由60%提高至70%。2024年,全市职工及居民门诊慢特病报销176.31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6.22亿元,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我市狠抓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着力挤压价格虚高水分。平南县72岁的陈大姐对此感受颇深。两年前她左眼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当时人工晶体未集采,价格高达3759元。2024年人工晶体集采落地贵港,价格降至997元,陈大姐果断进行了右眼手术。“这次做右眼手术,医保报销后,单晶体自费才473元,真是便宜太多了!”陈大姐高兴地说。
2024年,我市新增274种药品和39类医用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分别为48.87%、67.4%,群众切实享受到了集采带来的实惠。
作者:卢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