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这棵150多岁的水松,是我们村的宝贝”

2025-01-1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1月9日,记者跟随覃塘区林业局工作人员韦诗梦,到该区覃塘街道龙岭村,探访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水松。

水松亲水,这棵水松自然生长在池塘旁。抬头望去,有着150多年树龄的水松粗壮挺拔,高约12米,树干有不少扭纹,树皮粗糙,上面纵裂成许多不规则的长条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救护”宣传牌伫立在一旁,提醒着人们要爱护它。

“目前,全国野外分布的水松仅900余株,广西仅有7株。”韦诗梦介绍,水松是一种经历冰川世纪的古老的孑遗植物,属于柏科水松属,为濒临灭绝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

“这棵树啊,在我嫁过来的时候就是这么大了。”家住水松旁、年近八旬的覃奶奶坐在门前回忆说,“以前那里杂草丛生,我们以为是杉树,就没怎么在意,现在它是我们村的宝贝了!”在覃奶奶的记忆中,这棵古树一直默默无闻地生长着。然而,2017年,这棵树有了“新”身份。

图为覃塘区覃塘街道龙岭村桐岭屯的水松。全媒体记者熊耀章摄

那年,随着我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村干部把古树名单交到工作队员手上。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勘查并采集标本,经过核验,最终确定这株古树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水松。

“当时我们看到这棵水松的时候都吃了一惊,它的树根存在明显碳化,说明根部曾经被火烧过,如今还能正常生长,真是太顽强了。”韦诗梦回忆起第一眼看到这棵水松时说。

为了更好保护水松,覃塘区林业局对这棵水松实施“一树一策”的救护与复壮措施,明确划定水松周边的保护范围,禁止在保护区域内进行任何可能危害古树生长的建设活动;向村民普及古树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让保护水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对水松进行健康检查,记录其生长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广西林科院的专家每年都来采集水松种子回去培育种苗。”韦诗梦说,近年来,广西积极开展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实施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广西水松群落资源调查和生态特征研究及迁地保护。目前,我区成功繁育出700余株水松幼苗,并将其中500多株幼苗在多地实施野外回归,对水松种群恢复与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韦诗梦介绍,覃塘区也于2024年10月发布水松意向栽培点的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水松意向栽培地点——只要种植地点在覃塘区内且位于江河两岸的泥滩地、河涌边地、围堤基地、地势低的农田和塘边地,就可以申请种植水松,免费提供树苗。

作者:全媒体记者 樊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