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近日,共青团贵港市委员会书记邓塘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团市委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标,通过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强化服务青少年成长、强化动员青年建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为加快建成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凝聚青年力量。
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共识
邓塘建介绍,目前,全市有团员16.5万名和少先队中队1.59万个。团市委以团支部、少先队中队为基本单位,多样化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发挥贵港“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理论轻骑兵作用,开展青春宣讲562场(次);联合市民宗委、市教育局等部门实施“红石榴培根铸魂工程”,全市2256所中小学校、112.49万名在校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市中小学纷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典礼、主题班会课等活动;市荷城初级中学则在9000多名师生中发起倡议,号召师生立志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族青少年心中。
做优系列宣传平台。以“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和“青年大学习”知识挑战赛暨全市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赛为载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等。依托64个红领巾校外活动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动员青少年打卡3.57万多人(次)。
强化服务青少年成长,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邓塘建认为,强化服务青少年成长就要将凝聚各族青年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实践见习、创业创新、联谊交友、婚恋等需求,举办各类活动,让各族青年在交往中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团市委结合系列主题团队日活动,定期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书信手拉手”、12355“成长没烦恼”、书法进课堂、暑期夏令营等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服务学生70万余人。
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通过圆梦助学、圆梦阅读、圆梦红领巾等三大项目为各族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资助。截至9月19日,募集资金212万多元,资助1139名各族家庭困难学生。
强化动员青年建功,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美好家园
邓塘建说,奋斗是青年人最亮丽的底色。团市委在重大项目建设等单位组建252支青年突击队开展建功竞赛活动,激励各族青年在工业振兴、乡村振兴、交通振兴、科教振兴、文旅振兴等重点领域成长奉献。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发动各族青年志愿者12.36万人(次)深入社区(村屯),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工作,服务时长71.53万小时;开展“万名大学生返家乡 吸引人才建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约4000名大学生返家乡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引领各族青年持续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邓塘建表示,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扎实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团队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活动,大力引导各族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五个认同”“五个维护”自觉性,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选育一批乡村振兴“领头雁”“千乡万村好青年”,大力开展“万名大学生返家乡 吸引人才建家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