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覃塘区樟木镇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2024年11月底,樟木镇监测对象总规模139户510人(其中,已消除风险户92户339人),均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
坚持常态化宣传。用好区级下发的宣传材料,如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海报、宣传视频等,醒目地张贴在村内人流量大的地方,同时在村委电子屏幕及利用大喇叭等滚动播放宣传音频,吸引着过往村民的目光。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信息员等及时排查、入户了解,耐心地为群众讲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帮助他们提高知晓度。线上方面,村级微信群、QQ群里,政策信息不断推送;公示栏前,村民们驻足观看;人口聚集场所,宣传活动热闹非凡。让困难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自主申报,真正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今年以来,已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约2.3万份,基本覆盖所有农户。
坚持动态化监测。樟木镇坚持每月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落实“防返贫、守底线”集中排查常态机制,精准排查认定疑似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所有农户,依托区级各行业部门反馈的预警名单数据,进行常态化排查;对所有脱贫人口持续开展监测帮扶,持续跟踪帮扶政策落实情况;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常态化监测,核准基础信息,做到有针对性帮扶,早消除风险监测。同时将人均纯收入低于标准且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认定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识别认定严格依照流程进行村级评议和乡镇审核,一律使用“无纸化审批”模式,2024年,樟木镇共纳入监测户10户34人,消除监测户7户30人。
坚持常态化预警。樟木镇完善畅通监测渠道,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作为常态化发放宣传工作,用好“明白纸”上三种监测方式(即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快速预警监测。加强帮扶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农户自主申报意愿和基层干部排查效率,每月根据区级部门反馈的预警名单,全面入户筛查风险户。用好现有的防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和防贫App,进一步开展部门筛查预警和监测帮扶工作,落实“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的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实现风险预警、审核认定、跟踪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今年以来,樟木镇依托大数据比对,共排查1358户预警名单。
坚持精准化帮扶。樟木镇坚持精准化帮扶,在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过程中,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户,无法通过开发性帮扶措施帮扶的监测户,已对接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监测户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户予以兜底保障,科学认定低保对象,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因地制宜逐步提高;对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监测户,分层分类实施帮扶,动员帮扶车间、商会、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收入,积极引导有劳力的监测户通过外出务工或本地务农等方式全部实现就业;对因病、因残等导致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监测户,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思想帮扶,鼓励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对需要看病住院的监测户,帮助解读医保政策,鼓励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做好医疗健康保障;对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保障子女上学的脱贫户(含监测户),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适龄学生参加雨露计划,减免脱贫户(含监测户)子女教育相关费用。2024年,樟木镇共为393名学子申请雨露计划补助,补助金额573600元。
坚持准确化退出。樟木镇严格按照自治区印发的《广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操作指南》文件,对监测对象进行精准管理。对于现有识别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尤其是风险单一且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逐户分析研判风险消除的可行性。对达到风险消除条件的,按程序及时标注消除风险;对不能消除的,进一步研判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成效性。对已消除风险对象,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确保其不会产生新的致返贫风险,如若发生新的返贫风险,则按程序重新纳入监测户管理。在退出过程中,严把审核关,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围绕致返贫风险及后续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是否稳定消除、收入是否持续稳定等因素,逐户审核,确保风险消除对象精准、程序规范。同时,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动态更新信息数据,保证线上线下数据质量的一致性。今年以来,樟木镇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7户30人。
下一步,樟木镇将进一步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应帮尽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助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