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覃塘区东龙镇群众刘海贤在东龙中心卫生院完成了胃肠镜检查,对医院服务给予好评:“在家门口就能做胃肠镜检查,太方便了。”
而在2023年以前,当地群众做胃肠镜检查,需要到20多公里外的覃塘区人民医院甚至更远些的贵港市人民医院。这一变化,是该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覃塘区东龙中心卫生院建于1937年,2017年提档升级为覃塘区民族医院,服务覆盖东龙镇16个行政村,并辐射至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等周边乡镇,惠及群众约20万人。
面对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该院持续推进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22年11月,该院决定筹建胃肠镜室。经过购买医疗设备、引进专业人才、科学规划科室等,2023年6月,该院胃肠镜室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为820多名群众提供服务。
除了胃肠镜室,该院还先后成立了壮医治疗室、慢病科,并将外科分出普外科、骨伤科,将中医康复科分出两个病区,不断优化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就医体验。
今年1月,75岁的患者陈海堃在该院顺利康复并出院,其家人向中医康复科主任覃海旺团队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以病人为核心,以服务铸信誉”。陈海堃感慨地说:“感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原来,去年10月,陈海堃因破伤风感染引发败血症、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在上级医院接受初步治疗后转入该院。覃海旺迅速组织内科、五官科等多个科室的党员业务骨干,针对陈海堃的病情进行了多次讨论与联合会诊,制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陈海堃的病情明显好转,现已恢复良好。
今年以来,覃塘区东龙中心卫生院共接诊患者19.1万人次,收到表扬信10封、锦旗16面,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背后是该院大力实施“双培”和“双推”行动,即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择优推选医疗业务骨干党员进入党组织班子、推选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中层领导队伍,并全年覆盖开展党员培训,打造了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强的医疗服务队伍。
2023年9月起,该院将“乡聘村用”的村医生党员纳入党支部管理,积极实施乡村医生管理新模式,党员人数增加至66人,党支部因此升格为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该院继续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医技职能保服务、医疗技术保健康、公共卫生联系群众等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以来,该院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10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6次。在10月21日开展的覃塘区2024年无偿献血活动(东龙分场)中,该院63名医护工作者无偿献血2.01万毫升,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