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覃塘区人民检察院“荷”你说法工作室宣讲团成员到覃塘区樟木镇川山村儿童之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检察干警通过真实的案例,说明滥用药物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提高警惕,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这是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覃塘区因种植荷莲而闻名,2020年,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将检察文化与“荷文化”巧妙融合,创建集案件办理、综合保护、法治宣传于一体的未成年人检察品牌——“荷”你说法。4年来,该院以“荷”你说法品牌为引领,开启未成年人检察融合履职新篇章。
织密未成年人双向“保护网”
去年12月,未成年人小周因涉盗窃罪被移送覃塘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查案卷后对小周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小周一贯表现良好,根据其犯罪情节及悔罪态度,决定对小周作附条件不起诉,设定6个月的考验期。
小周在考验期间内,承办检察官与贵港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帮教社工定期对小周开展心理疏导和帮教。小周秉持良好的悔罪态度,积极配合社工,认真完成公益劳动,顺利通过考察。今年6月,覃塘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谢谢检察院给我一个重启人生的机会,这份不起诉决定书就像一座法治灯塔,警醒着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偏航。”小周对帮教检察官连声道谢。
小周的转变展现了检察帮教与社工帮教的双重作用,为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点亮了希望之光。2020年,覃塘区人民检察院与贵港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建立多对一的帮扶教育工作机制,联手挽救罪错未成年人。2020年以来,该院通过多位一体教育帮扶工作机制,帮助20余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且无人再违法犯罪。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覃塘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做到宽容不纵容。近年来,该院受理提请逮捕未成年人案件39件65人,受理审查起诉34件45人,在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中,坚持依法严惩与教育挽救工作同步推进,绝不纵容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
构建综合司法保护“防火墙”
“谢谢你们,我有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了。”近日,小芬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心理疏导后说道。
去年8月,一件突如其来的刑事案件让小芬家陷入困境。小芬家是建档立卡脱贫户,其母亲患有智力障碍,靠父亲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对小芬来说,不仅生活困难,心理所遭受的创伤更痛苦。覃塘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小芬的情况后,及时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并邀请贵港市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小芬进行心理疏导。
近年来,覃塘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关注困难未成年人群体,主动联合民政、团委、教育、妇联、社工等单位、组织对因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被害人实施综合救助,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综合网络。据统计,该院对因案致贫、致困的26名未成年被害人及时进行司法救助,共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9万元,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同时,通过联合救助,帮助1名涉案未成年人申请低保救助和1名涉案未成年人协调转学,为涉案的15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此外,该院还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2023年以来,该院为7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提起民事支持起诉,推动犯罪嫌疑人向未成年被害人赔偿损失,累计获赔偿金4万余元,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吹响普法宣传教育“集结号”
连日来,覃塘区人民检察院“荷”你说法工作室宣讲团成员到辖区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检察干警结合今年以来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事)件,向学生讲解欺凌的特征、表现形式及危害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识别、预防和处置欺凌行为,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检察官还与老师们围绕如何加强预防欺凌、性侵害和保护学生安全等工作进行座谈,并结合办案工作,重点宣讲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相关内容,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预防欺凌、性侵害教育,严格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及强制报告制度。
近年来,覃塘区人民检察院以“荷”你说法工作室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线下,该院积极推动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助推12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近年来,“荷”你说法工作室宣讲团到学校开展专题教育讲座100余场次,到社区、村屯开展法治宣传60余次,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线上,该院通过新媒体平台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法治视频6期,并在“两微一端”平台开展法治直播。2020年以来,该院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在覃塘区148所中小学开展4次法治直播课,全区约17万人次收看了法治直播。线下+线上双渠道普法实现了该区法治进校园全覆盖,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起点,没有终点。该院将继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文中未成年人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