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倡导喜事要怎么办?婚事怎么做呢?”10月13日,一场轻松活跃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在平南县大鹏镇大鹏社区开展。干部群众通过知识问答、集体诵读《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十抵制、十提倡”》等方式学习了解移风易俗相关知识。
▲大鹏社区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
在牛歌戏的婉转唱腔里传递文明理念,在集体婚礼的喜庆氛围中倡导婚事新办,在云广播的循环播报间普及新风知识……今年以来,平南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乡村治理与民生服务,通过建章立制、丰富活动、创新宣传三大抓手,让节俭向善、文明守礼的新风气浸润乡村每个角落,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精神动能”。
建章立制明导向,村规民约引新风
平南县坚持移风易俗“软引导”与“硬约束”并重,将村规民约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县21个乡镇(街道)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地域实际,修订完善包含移风易俗内容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反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薄养厚葬”“规范人情开支”等内容。
为让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落地生根”,各村(社区)成立由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婚丧事宜指导与监督。如镇隆镇古带村通过“红白理事会”介入,实行“一条龙”服务,成功引导村民简化治葬流程,压缩治丧时间,节省开支近万元。
特色活动接地气,文明新风入人心
“这样的集体婚礼既热闹又节俭,给我们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参加平南县中式集体婚礼的新人代表说道。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5·20”、七夕等重要节点,县文明办联合妇联、民政等部门,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集体婚礼、健康跑、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通过文艺表演、知识问答等形式,让5000余名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文明理念熏陶。
▲平南县中式集体婚礼现场
依托本地文化特色,让移风易俗实现“唱”起来、“演”起来。借助《牛歌有戏——“牛歌戏”曲暖夕阳》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的影响力,组织当地牛歌戏非遗传承人与创作团队,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移风易俗侬带头》《巧合姻缘》等新剧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文化大舞台等开展主题演出10余场,让文明新风随唱腔传遍村屯。
在传统节日与殡葬改革领域同向精准发力。2025年春节前,县文明办联合东华镇、大安镇等乡镇,开展“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暨“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活动,通过摆摊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倡导婚事新办、文明祭扫。针对生态安葬,加强草坪葬、花葬等方式宣传,今年已有40多例群众主动选择花坛葬,让“厚养薄葬”成为新共识。
多元宣传广覆盖,文明理念传万家
“各位乡亲,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每天早晚,平南县1500多个村村“云广播”插播点都会循环响起移风易俗宣传内容,让文明声音传入千家万户。除了“空中宣传”,同时还注重阵地建设,指导镇村定期更新宣传栏、宣传画内容。如2025年9月,安怀镇新益村委大院就全面更换了宣传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高额彩礼危害”“厚养薄葬意义”等知识,让群众抬头可见、低头可学。
▲“村支书讲移风易俗”系列短视频
为提升宣传感染力,平南县积极推出“村支书讲移风易俗”系列短视频,国安田贵村、上渡雅埠村等村屯,创新融入本地山歌、情景演绎等元素。截至目前,全县共拍摄制作了15条特色短视频,其中12条已在“文明贵港”微信公众号平台展播,用“土味”语言讲好文明故事。在新闻宣传层面,“今日平南”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推送相关报道42条次,《平南:“牛歌戏+文明实践”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等稿件更获新华网、学习强国、贵港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让平南经验走向更广阔舞台。
如今的平南,婚丧嫁娶攀比之风渐息,邻里互助、敬老爱亲氛围更浓,乡村风气愈发淳朴。下一步,平南县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奏响和美乡村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