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起伏,稻谷飘香。近日,全国水稻藏粮于技暨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新品种田间测产大会在平南县安怀镇旺官村良种场屯的万亩富硒优质水稻示范基地举行。经测产专家组评定,种植中浙优28品种的稻田每亩产量746.46公斤,种植中浙优H7品种的稻田每亩产量799.53公斤。
“在筛选全国水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现场点时,我们经过多次的考察,才选定在良种场屯。”广西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彩莉说。
平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也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水稻研究所将水稻藏粮于技示范建设的重大任务放在平南,将水稻藏粮于技的重大成果在平南展示,旨在将该县打造成全国水稻藏粮于技示范县,用科技赋能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高水平现代化。
目前,该县42.8万亩晚稻正在收割,预计产量达16.1万吨。一幕幕丰收的忙碌场景正在全县各地上演。在官成镇双马村,一片片的稻田犹如金色的画卷徐徐展开。成熟饱满的稻穗弯下了腰,清风吹过,淡淡的稻香弥漫开来,夹杂着丰收的喜悦。现代化收割机三三两两在稻田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禾草粉碎、颗粒入仓等一气呵成,奏响了一首龚州大地丰收曲。
从一颗种子,到绿色的秧苗、金黄的稻穗,再到白花花的大米,该县水稻生产耕、种、育、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目前,该县水稻生产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已经达到87.36%。
“我们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买新型机具的农民进行补贴,对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发放作业补贴。今年全县已发放农机社会化服务补贴资金约350万元。”该县农机站站长莫明说。
近年来,该县始终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土地流转、“旱改水”、撂荒地治理等,实现田地“小并大”,提高了生产机械化水平,让水稻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我们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整合资金资源加大投入,修建农田水利,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将水稻产量提上去。今年,我们推广使用野香优、壮香优系列优质水稻品种,取得比较好的产量。”该县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许开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