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第三届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研讨会在港南区举办

2025-10-29   来源:港南宣传   作者:  

10月24—25日,第三届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暨南北民族文化交流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港南区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主任乌云高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全荣,贵港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徐旭,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飞,港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姬锋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方民族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贵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南山寺承办。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与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参会嘉宾中既有深耕北方民族史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也有专注于南方边疆民族文化与治理研究的青年专家,不同研究领域的思想碰撞,让研讨会始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创新活力。

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元明多语种合璧文书书写形式的传承性》《“三交史”视域下广西地区古代青铜文化的历史演进》《讨论清代北部边疆人口:以清代扎鲁特右翼旗扎萨克家谱人口数据为中心》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专家学者们认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家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迁徙、贸易、通婚、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北方民族的骁勇坚韧与南方民族的灵动包容,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而历史上边疆治理的成功实践,也为当代推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提供了丰富经验。

在实地考察环节,专家学者们先后走进南山寺、贵港市博物馆、山边旅游景区航天航空科技馆等历史文化遗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近距离感受港南区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在南山寺,专家们对寺内保存完好的宋代摩崖石刻进行细致考察,认为这些石刻中记载的多民族交往史实,是南北民族文化交融的珍贵实物证据;在贵港市博物馆,大家通过实物展品、影像资料等,深入了解当地壮族、汉族等多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习俗,对港南区“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民族交往”的做法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