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电动车进出口专题会在贵港市港北区召开,政府领导与新能源电动车业界的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谋电动车进出口良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促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专题会是2023中国(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旨在促进国内、国际融通互动,对接信息资源,共谋产业协同发展。
港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燕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昆,副区长林少华,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以及部分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经贸机构代表参加专题会。各主产区行业协会、商会的领导,相关认证检测机构代表,行业骨干企业的代表,贵港市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媒体记者参加专题会。
郭文玉分析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郭文玉指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是世界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国。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市场潜力大,对东南亚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5%。他建议,以RCEP、“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出口,重视外贸新业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深化与东南亚国家产业合作。
杨燕忠在介绍时代表港北区委、区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杨燕忠指出,港北区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贵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崭露头角”到“引人瞩目”。目前,累计引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爱玛、绿源、台铃、立马、欧派、五星钻豹等6家行业排名前10的龙头企业均入驻投产,形成年产500万台两轮电动车、50万台电动三轮车以及500万台(套)电动车零部件的产能。港北区已成为华南、西南地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品牌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22年,电动车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两轮电动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上半年,电动车产量增长33.1%,电动车出口贸易额34.44万美元,已出口至越南、印度、泰国、荷兰等多个国家。
杨燕忠表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作为国家“双碳”政策窗口期的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良好。当前,贵港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产业集群,计划在“十四五”末及未来实现新能源电动车“311”目标,即每年生产3千万辆新能源电动车,完成1千亿元产值,缴纳1百亿元税收。港北区将以此次论坛为重要契机,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紧盯目标任务,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加快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题会上,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检验检测中心科技部部长李明元 、ITS天祥集团技术经理付博围绕电动自行车出口的检测、法规标准、认证作主题发言,让电动车产业链、供应链更便捷的融入国际市场。泰国Datagate Company limited CEO伊莎丽·本贾拉塔纳波恩,缅甸工业部(1)部重工业企业部门经理苏莫太、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NWOW电动车)董事长康定武等东盟国家代表及贸易企业代表介绍东盟国家电动车市场情况。
在专题会签约仪式上,分别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外贸订单签约。
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和越南汽车、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自行车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友好协作、优势互补、互助共赢的原则,开展信息交换、促进贸易合作与举办展览会、投资合作以及新技术、新科技、工业设计合作,促进中国电动车与越南电动车(VAMOBA)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戴维够公司,广西立马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和秘鲁温斯顿公司,广西贵港欧派电动车有限公司和广西程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福帅电动车有限公司和闪耀越南贸易与通讯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外贸订单签约,共签订外贸意向订单6550辆新能源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