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 港北区财政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经济发展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抓手,探索出“134”的工作思路,推动财政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多元融合、互融共促,不断开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该局先后获得“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区(县、市)突出贡献单位”“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贵港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条主线”贯穿民族团结工作始终。该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任务分工,推动各股室把创建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财政学堂”、道德大讲堂等,形成常态化机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
“三个支持”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该局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族教育事业、社会民生保障、民族团结经费等3个方面的支持力度,全力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序开展。2021至2022年,港北区累计完成民生支出46.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其中安排教育支出16.18亿元、社保支出9.33亿元、民族团结工作相关经费超955万元,进一步改善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财力支持。
“四个加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该局坚持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为重心,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推动地方民族特色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搭建“政金企”对接渠道,促进民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2021至2022年累计投放“桂惠贷”103亿元,投放量居贵港市第一,直接降低2413户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92亿元。二是聚焦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及民生改善等领域,2021至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4.62亿元,进一步加快民族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至2022年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94亿元,全力保障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四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四进”活动和“壮族三月三”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促进各族群众深入交往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