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发生,港北区教育局多方筹措资金,投入90多万元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8所小学校园内建设游泳池,解决农村小学未成年学生游泳课问题。
据悉,每一个游泳池建设规格为长20米、宽10米、深1.38米,建设面积约3600平方米。游泳池建成后,将解决大部分农村学生的游泳需求,减少学生私自到野外“野游”,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能力。
今年以来,港北区重点围绕“8个一”开展防溺水工作,即健全一个长效制度、组织一批培训、组建一支队伍、印发一封公开信、开展一次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一项责任、建设一批游泳池、搭建一个防溺水监控平台。
健全一个长效制度。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并抓好重点时段防溺水工作,每年暑假前要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发放一封致家长公开信、定期发布安全提示,督促每一位家长履行好假期监护责任。
组织一批培训。联合红十字会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和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展防溺水知识教育和应急救护技能训练80多场次。
组建一支队伍。建立学校防溺水宣传队伍和应急救护队伍,包括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等。
印发一封公开信。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和告学生家长书。
开展一次危险水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2023年危险水域排查统计2984个,其中高风险167点,中风险1592点。设置警示牌3476个,配备应急救护设备1647套。
落实一项责任。全面落实双线四包工作,明确政府线和教育线职责。
建设一批游泳池。目前,已完成8个学校游泳池建设,每个学校配备专业的游泳教练员16名和救生员16名,开设游泳课15节。在上游泳课的同时,还传授学生简便易行的自救和互救方法,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险性,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扎实做好预防溺水事故常态化。
搭建一个防溺水监控平台。2022年以来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建设防溺水铁塔视联智能预警监控系统68个,监测危险水域76个。近期计划在各乡镇危险水域再增加一批防溺水预警监管系统。
为了缓解暑期防溺水工作压力,解决城区广大学生的游泳去处,港北区教育局计划在暑期期间在城区学校安装部分简易游泳池,利用暑期开设游泳课,进一步提高学生游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