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时评】暖护颐年 民企有为

2025-11-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老龄化浪潮下,养老民生痛点亟待破解,民营企业正以独特担当成为重要力量。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黎明10余年深耕,与多地民企的实践相呼应,勾勒出民企践行社会责任的清晰路径。

民企的担当在于以创新精准破解养老痛点。采访中,桂平市黎明福利养老院里谢奶奶的转变令人动容——从摔伤卧床抵触入住,到如今主动助人,背后是黎明将医院资源融入养老,设医务室、通绿色转诊通道的“医养结合”创新。这与青岛万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理念不谋而合,其研发的 “智护养老服务平台”覆盖73项上门服务,15分钟响应机制让老人居家可享专业照护,印证了民企灵活机制对养老需求的精准适配。

民企的担当贵在以普惠拓宽助老边界。黎明的助老不局限于院内,他每年50余场社区义诊、10余年乡村送药的坚持,与北京泰康溢彩基金会“溢彩千家”项目形成呼应,该项目已资助432家养老机构,培训10.4万名从业人员。另外,江门市大丰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更以十年如一日的节日慰问、百万捐款帮扶孤寡老人,这些跨越地域的实践,让民企责任突破商业边界。

民企的担当深于以精神赋能提升养老质量。走进黎明福利养老院,合唱声与旅途欢笑彰显其对老人精神需求的关注。北京泰康溢彩基金会为马尔康养老院捐赠影音设备丰富文娱生活,江门市新会区天健家具有限公司投入1480万余元打造“和园”,建设长者中心“陶然楼”,与黎明组织跨省旅游、组建文艺队的举措一脉相承,让“夕阳红”更具活力。

如今,民营企业正以“接地气”的实干、“不缺位”的担当,成为填补养老缺口的重要力量。期待更多民企循着这样的路径,把责任化作行动,让每一份“夕阳红”都能在民企担当的守护下,绽放温暖光彩。

/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