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群众利益无小事。蝇贪蚁腐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大事。惩治蝇贪蚁腐,关系民心所向,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于1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讲述了长春市汽开区第七小学原后勤主任戚世国,四川省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朝平,湖南省东安县房屋维修资金服务办公室原主任周小健,湖南省祁阳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合作局局长赵艳云等人的贪腐案例。
每餐12元回扣3角的戚世国、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当成谋取私利“自留地”的张朝平、挪用套取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周小健、违规为亲友分配公租房的赵艳云……和触目惊心的“大老虎”相比,这些人的官职不算高,贪污款额不算多,腐败程度不算深,属于典型的蝇贪蚁腐。
然而,蝇贪蚁腐的“微腐败”,看似小问题,实则危害很大,小腐不惩就会变成大祸。诸如中小学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房屋维修资金、公租房公平分配等民生“小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老百姓的感受更直接。如果不严惩这些蝇贪蚁腐,就会传递腐败“抓大放小”的错误信息,必将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信心。
校园食堂里学生的小餐盘,就是家长心中的大民生——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在学校吃饱、吃好、吃放心?3角钱的回扣是不多,但这3角钱肯定会转移到学生身上,而不是从承包商的利润里扣。国家出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目的是让老百姓受益,如果官员从中吃回扣,必然影响高标准农田的质量。群众身边的这些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
在群众利益面前,贪腐没有大小之别。我们眼中的蝇贪蚁腐,就像扁鹊对蔡桓公所说的“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因此必须严惩不贷,即用扁鹊之法——“汤熨之所及也”。“微腐败”的领域广、形式多、隐蔽性强,造成了多发难治的现实困境。但是,反腐没有禁区,没有退路,只要关乎百姓利益,就必须一反到底,不论大小。
人民至上,国家永固。严查蝇贪蚁腐,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是为了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小腐不惩,量变带动质变,最终就会酿成大祸,乃至走向毁灭。从这个角度看,惩治“微腐败”,正风反腐一起抓,也是在挽救干部。
人民利益是反腐的根本动力。党和政府坚定的反腐行动,彰显了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反映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的强烈决心。惩治“微腐败”,老百姓的烦心事少了,身边全是清风正气,日子顺溜了,才能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