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需要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坚持走正道、行正事。大家都光明磊落、坦诚相待,政商关系就能既“亲”且“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要求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由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搭好政商交往的“连心桥”,进一步推动亲清政商关系规范化阳光化。
营商环境“清起来”,真心实意接受监督是重要一环。今年全国两会以及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都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今后重要工作。要让营商环境清清爽爽起来,就要注重把“评价权”交给管理和服务对象,争取更高的“好评率”。如,近期,重庆市江津区举办了一场由企业代表当“考官”、政府部门当“考生”的优化营商环境述职评议会,由众多来自园区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企业及在建项目负责人代表当“考官”,现场给住建系统打分,亮“好评”和“差评”。要让企业以及群众的心声得到正视,让意见建议得到尊重,就必须拿出接受监督和评价的真心实意,把评价效果作为推动营商环境规范化阳光化的重要指标。
营商环境“清起来”,看紧管好公权力是关键一招。营商环境涉及审批权、工程项目建设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透过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贪腐案反思,滥用公权进行权力寻租,政商关系混乱、大搞权钱交易等,这是落马官员的根本“病症”,也是反腐败斗争中遇到的一个“重症”问题。看紧管好公权力,才能够防范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目前,各地通过推进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工作,聚焦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个人专断定调子、明来暗往铺路子、假公济私批条子、隐身幕后当影子、纵容默许打牌子、斡旋站台撑场子、相互勾连搭梯子、推阻刁难使绊子”等情形问题,出重拳下猛药治理,就是为行使公权力划出清晰的“底线”,推动正确用权、廉洁用权、规范用权,让索贿者无处下手,让行贿者失去市场。
营商环境“清起来”,持续推进清单监督是根本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最可依靠的保障就是监督。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在哪里,精准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锚准企业家、项目负责人、群众等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采取“融入式”“沉浸式”等监督方式,既坚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老问题,又要坚决处理“门易进、脸好看、事难办”等新问题,以清单监督推动落实,以清单监督护航发展,持续完善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打通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国无商不兴,民无商不富。营商环境“清起来”,防范干部“倒下去”。政商双方必须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政商关系应该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严管厚爱”,让我们用亲、清两个字更加精准定位新型政商关系,更加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企业注入强劲动力,努力携手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