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2日“贵港宣传”微信公众号报道,贵港新添一个开展户外劳动实践和德育教育的好地方——幸福田园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迎来了今年第一批上劳动课的孩子们。当天上午,港北区贵城街道西江小学开展“追寻红色足印,感悟耕种文化”主题研学活动,参观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并前往幸福田园上劳动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的校外实践内容。
幸福是人们的共同向往。在幸福田园里寻找快乐、安放心灵,留下最美印记,这是令人向往的生活。诗意并不一定就在远方,身边也有幸福田园。比如,我们看到的由广西贵港日报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充满童趣和笑声的“幸福田园”。
在劳动中掌握技能,快乐阳光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坚持的教育方针,然而,劳动真正作为独立课程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时间并不长。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并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在劳动课程中,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洗衣打扫……劳动的人最有力量,劳动的人最有活力。通过在劳动中掌握技能,我们将更有效地避免孩子们出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毛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为他们快乐阳光健康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劳动中培养情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劳动既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劳动技能,也能够培养一个人特别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在“幸福田园”,我们看到学生们呼吸着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感受春暖花开,我们看到在基地的示范园区域,学生们完成了松土、栽苗、填土、浇水等劳动,了解农作物的种植知识和养护方法,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与其让孩子们宅在家中、贪恋于手机,不如让他们趁着春天的美好,走出家门,走向户外,走向自然,在拥抱大自然中享受快乐,感知生命的可贵与敬畏生命的存在。
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增强劳动光荣意识。在报道中,我们还看到“幸福田园”里快乐的一幕:孩子们在劳动知识抢答环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内容涉及劳动技能、劳动习惯、饮食活动、营养健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针对性。我们常常感叹孩子们不知道“米粒从哪里来”“瓜果在哪里长成”“水稻和玉米长什么样子”等等,通过上劳动课普及劳动知识,让劳动光荣意识深入人心,这也像一粒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关于劳动的美好故事。那些珍贵的劳动镜头,将是他们一生之中值得回味的幸福。
劳动可以锤炼品质、传递快乐。劳动最有滋味,劳动的印记最值得珍惜。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引导广大青少年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为他们长大成人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