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立法护航劳动教育正当其时

2023-02-1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夏熊飞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课,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关键在于如何落实 。 常州市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值得借鉴。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中小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小学、初中的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六个必修学分……记者2月9日从常州市司法局获悉,《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已获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法规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该条例将成为全国首部劳动教育方面的地方立法。

劳动教育立法,舆论已呼吁多时,现在看来常州市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为劳动教育“立规矩”,可谓正当其时。这不仅有助于在制度、法规层面为劳动教育的施行提供有力保障,更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风尚,进而让劳动教育推行更扎实,惠及更多中小学生。

适当的劳动教育不但能强健学生体魄,也能帮助他们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观念,通过劳动教育习得的技能还可以丰富其生活、生存技巧。总之,让学生适度接受劳动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各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许居高不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时候都有意无意被忽视了。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完全没必要再让孩子吃劳动的苦,与其花时间参与家务劳动,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提分上,于是乎家长大包大揽成了常态,有时就连孩子的“举手之劳”也代为效劳了。一些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愿也不强,宁愿把劳动教育的课时花在多为学生上几节主课上,而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检查考核也只是走走过场。

多重因素导致了劳动教育逐渐式微,也让一些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规定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殊不知,劳动教育的缺位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小觑的。与劳动教育“绝缘”的孩子不但生活自理能力会大受影响,也可能成为“高分低能”的受害者,更无法真正形成发自内心的对劳动的尊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可能因为眼高手低而无法适应职场。

《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责任予以了明确规定。有了专门法规保驾护航,当地劳动教育的推行不仅更有底气,也将变得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一旦该条例正式实施,家长如果再拒绝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就不仅仅是溺爱的问题了,更可能涉嫌违法,而学校、老师占用劳动教育课上主课时恐怕也要掂量掂量了。更重要的是,专门立法还在社会层面旗帜鲜明地树立了劳动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导向,这对于劳动教育的施行、普及和蔚然成风大有裨益。

常州市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为劳动教育“立规矩”,我们期待有更多地方跟进。而在全国层面,劳动教育立法也应快马加鞭。劳动教育式微的局面亟待改变,立法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正当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