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手写春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送给群众的上佳“精神年货”。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春联,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样的活动不妨多组织一些。
据“贵港新闻网”视频号报道,1月6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书法家协会联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在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手写了近200副春联送给港北区贵城街道永新社区的群众,让大家感受到了喜迎新春的浓浓氛围。
“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习惯张贴春联。贴春联作为源远流长的过年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当一副副寓意吉祥的对联贴起来时,既给节日增加了诸多喜庆气氛,也给人力量、信心和勇气。书法家们为居民群众现场书写春联,值得点赞。
不知从何时起,装帧美观的印刷版春联,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春联。其中原因有练书法的人少了、居民不想麻烦别人写、图省事等诸多因素。虽说居民使用印刷版春联也无妨,但手写春联是与传统春节相互伴生、相互依存的,蕴含着驱灾避祸、幸福安康的寓意,整齐划一的印刷版春联,多多少少抵消了一些春节传统文化的“味”。
当下不少市民抱怨年味不足,过年与平常差不多,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过年与平时没有太大的物质落差;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了春节传统文化的氛围有所减弱。比如在现今的“快餐”时代,印刷版春联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它却难以承担起弘扬传统春节文化的重任。
手写春联是对书法艺术的最好传承和保护。在现场书写过程中,不仅可以让群众了解对联常识,也能让人真切体会到年俗的魅力、文化的凝聚力,给人带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传统韵味,那么,就更应该让手写春联走进千家万户,让传统习俗绽放出新的活力。春联飘墨香,不仅是传统节日习俗的回归,展现出春节的文化颜值,更可以展现书法之美,尤其是在“私人订制”中融入更多的地方特点、家庭特色等元素,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
如果家家户户的春联都墨香氤氲,那过年的“味道”就不一样了。即便初学书法的人写的春联“字拙形丑”,但在一撇一捺的书写中,也能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相信这样的手写春联贴在门口,新年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