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李公祠,李公明远塑像正气凛然,直视前方。这位千年之前的桂平父母官,因高风亮节而被世人尊崇。祠门前镌刻的对联“人偕皎日秋霜撑持南斗,天与清风明月管领西山”,正是他的人生写照。四季香客在此深深鞠躬,其实是芸芸众生对社会清廉风骨的赞许和共鸣。
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不少清官廉吏积下百世流芳的政德。东汉太尉杨震在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潍坊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他的知遇之恩,深夜以10斤黄金相送,不受:“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 自此,关于他“四知拒金”的故事千古流传。东吴郁林太守陆绩,清正廉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不义之财一毫不取,关于他的怀橘遗亲、陆公井、压舱石的故事,历来是民间美谈。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放眼现代,焦裕禄在黄沙望不到边的兰考大地,带领干部群众斗盐碱、抗洪涝、治风沙,最终倒在岗位上。他清正廉洁,公而忘私,是现代的大德典范。
无论古今,政风清廉皆为万众敬仰。当然,“清流”并不绝对,古今贪官污吏也不少见。这些害群之马,如阳光下的阴风窜于山坳,给晴好天气打个“折扣”,所作所为,民众唾弃,法纪难容。
民心向背决定革命成败,党和国家一直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确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的三项工作格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反腐败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就,营造了新时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所处的荷城贵港,“莲”“廉”文化沁人心田,广大党员干部向来注重廉政思想文化建设,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清廉尚德,弘扬正气,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过硬的纪律保证。偶有的“混流泥沙”,也被重力直击,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当前,我市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正大力推进清廉建设工作,各级各建设单元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强化责任担当,把清廉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西山李公祠“坦露”清正风骨,相对而立的黄葛榕“看”在眼里,刻在心上。天下眼睛,其实也如这棵黄葛榕般细阅世间景象无数。大浪淘沙,忠正永在,诸多事例一次次昭示清正立风骨、廉德芳百世的真理。
世间百态,物欲横流,清廉之人,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攀比所累。当前我市不断深化推进清廉建设工作,强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防线、坚定信念、遵规守纪,常修为政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走过的路上留下清正廉明的足印,造福百姓,造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