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5日至11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办。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众所周知,网络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存在,使世界变得更精彩,生活更惬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互联网普及率高出全球水平,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重视的是,网络造福于人们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影响,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显现便是例证。互联网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也使人们不断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困扰,甚至将人们暴露于种种危险之下。而传统的保护方式已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的现实需要。因此,定期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无疑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年国家举办网络安全周的目的,是让所有人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形势,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共筑网络安全空间。
“网络安全为人民”指的是网络安全工作的目的,在于让人民更好地享受互联网的各种惬意和便利,对此,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必须常记于心。而“网络安全靠人民”是指网络安全人人有责,每个人在受惠于网络的同时,也必须担起网民的责任。只有上下共画“同心圆”,一个更安全、更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照亮现实。
只有不断拧紧网络“安全阀”,以网络安全法等为依据,依法管网、依法上网,才能为网络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也才能不断释放正能量,提升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人都应该加入到网络安全的行列中,培育有高度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守法行为习惯的“中国好网民”,以形成强大的“网动力”,凝聚更大的共识,使网络更好地造福于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