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弘扬真善美 远离假恶丑

2022-08-2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方朗  
主持人语:教材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健康下一代的重任,教材编写是百年大计、千秋大业。正因如此,教材问题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在教材上打歪主意,用心极其险恶,非严肃追责,不足以平民愤。

据新华社报道,8月22日,教育部发布调查处理通报,称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三方面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有关单位及人教社社长、总编辑等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在此之前,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5月28日,教育部责成人教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

教材插图,何以引发国人强烈关注?个中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看看人教版数学教材里的那些插图,里面的人物眼距过宽,塌鼻子,还有过高的发际线、咧开的蛤蟆嘴、肥大的肢端、臃肿的胳膊,吐舌头、翻白眼,毫无美感可言,让人看了极度不舒服。

如果单是“丑”,也就罢了。令人气愤的是,里面的插图,竟还有文身、裸露、猥亵等违法和不良文化的影子,这样的插图,悄无声息地走进人教版教材,而且已有十年,这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会构成什么样的危害?

审美观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青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的基础阶段,美育的好坏优劣也将会同智育和德育、体育一样,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让青少年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在丑当中,必将影响他们的审美观念,如《聊斋志异》中描写的罗刹国,以丑为美,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问他的弟子们,如果要除掉一地的杂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弟子们给出各种答案,苏格拉底摇摇头说:“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要让灵魂没有纷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战胜假恶丑,就要弘扬真善美,我们理应把最好的形象、最美的价值观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