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是顺应民意之举

2022-06-1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刘天放  
主持人语:文身除了有可能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就业。未成年人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跟风文身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禁止未成年文身,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顺应民意之举。

据新华社报道,为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达成一致,2022年6月6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提出系列工作举措。

《办法》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还明确,要严格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相关组织机构要做好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工作,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办法》无疑是一道“禁令”,意味着未成年人将从此告别文身。

众所周知,文身是一部分人的爱好,属于“小众”,也并不直接与不健康甚至犯罪有天然联系,文身的人未必是坏人,不文身的人也未必是好人。但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对文身有看法,文身有可给能给部分人造成错觉和干扰。而在生活实践中,文身也确实给未成年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而且,未成年人文身,还有其他麻烦。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身上有明显文身的,无法通过入伍体检,警察等岗位应聘者也不能有文身。文身染料渗入皮肤后很难去除,即便文身后后悔了,也只能通过洗文身的方式去除,但目前洗文身主要采用激光手段,不仅费用高,对皮肤损害大,效果也难以保证。

此前,社会舆论一直呼吁,对于未成年人,应作出关于文身的禁止性规定。去年,江苏省沭阳县就曾出台地方立法,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有两方面要求:一是要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二是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而禁止相关市场主体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就符合未成年人保护的最有利原则。

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是顺应民意之举。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向健康文化看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们客观地了解文身的害处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总之,禁止未成年人文身,这个“禁令”来得及时,是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