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别让“高龄电梯”成为“定时炸弹”

2024-03-0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王 琦  

主持人语:“ 高龄电梯 ”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让这些“定时炸弹”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政府、物业公司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为大家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急速下坠、被关轿厢、关门夹人……这些情况我们小区不少人都遇到过,搭乘电梯成了‘高危’动作。”北京市阳光××小区业主叶俊这样向法治日报记者描述其所住小区电梯的糟糕状况。而该小区电梯频繁发生故障的背后,是这些电梯已经跨入了“高龄”阶段。小区最早的一批电梯于2003年开始使用,距今已经超过20年。(据3月1日《法治日报》报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城市的高层住宅开始安装电梯,电梯逐渐成为人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代步工具。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电梯如今已至“高龄”,在运行时状况百出,频频发生故障,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高龄电梯”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关于电梯急速下坠、关人、夹人等事故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事故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电梯设备老化、维护不足等问题。电梯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零部件会磨损、老化,从而导致性能下降、故障率上升。如果不及时维修和更新,这些“高龄电梯”就会成为悬在居民头上的“定时炸弹”。

解决“高龄电梯”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电梯安全标准和检验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应责令其责任人立即停用并整改。同时,还应加大电梯维修、更新等资金的投入,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物业公司应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作为小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物业公司有责任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他们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物业公司应迅速响应,组织专业人员抢修,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此外,公众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在使用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电梯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互救。

然而,要解决“高龄电梯”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加强监管和管理外,还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控制。这就涉及电梯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在未来的电梯设计和制造中,应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同时,树立电梯使用与相关建筑物同生命周期的理念。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电梯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更换需求,预留足够的维修空间和资金;推动建立电梯维修更换的专项资金账户,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