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权力寻租、权力逐利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监督和制约。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种种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才会无处藏身,偃旗息鼓。
据11月29日澎湃新闻报道,湖南省涟源市近期正对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进行集中整顿。润中小区、润泽园小区、惠民小区、润苑小区是涟源市的公租房社区,一份统计表显示,这4个公租房小区排查出入住的公职人员878户,外加4户入住单位公房的公职人员,总计882户,其中包括正科级及以上公职人员28户。
原本,公租房面向的是住房困难人群,然而,上述几个公租房小区公职人员户数占比居高不下,无疑是明目张胆与民争利,有违住房保障政策本意。据报道,在润中小区的公职人员住户中,更有147户不在摇号名单之列。他们用领导批的条子换到了房子,是权力对公平、规则和程序公然的破坏。
公租房承载着困难群众的安居梦。虽然各地按照部署都在建设一定数量的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同时将公租房申请范围延伸至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以及重点发展产业中符合条件的人群,着力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但目前,不少地方的公租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些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申请配租轮候的时间较长。
在公租房紧缺的背景下,如果有不符合条件的人群通过人为干预“优先”获取公租房配租,显然就会让公租房政策黯然失色,更让公平正义蒙羞。正如湖南省涟源市几个公租房小区部分房源被公职人员“侵占”,不仅让群众愤愤不平,更让人忍不住质问:公租房政策实施为何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为何大量公务员比其他困难群众先得到公租房?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公职人员不是不可以申请公租房,但申请必须满足条件、符合程序。
应当看到,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的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出现当地公职人员在未经评审、公示的情况下持有公租房的情况,其中一部分公职人员并不符合承租资格条件。此外,据媒体报道,个别地方的公租房业主甚至开着豪车违规占用公租房,而真正需要房子的困难户却无房可住。
公租房是保障房,不是福利房。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申请公租房必须和其他困难群众一样站在公平配租的起点上,同时要经过评审、公示。只有真正符合配租条件,在程序上没有违规,才可获得公租房的居住权。公务员违规占用公租房,甚至转租转卖,其实就是权力寻让公租房变成了“唐僧肉”。
导致公租房出现寻租行为,根本的因素是公租房房源情况不公开不透明,公租房配租没有建立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这最终导致了监管的失灵。湖南省涟源市在整治公租房乱象背后以权谋私问题,追究公务员违规占用公租房责任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应补齐短板,完善公租房公平分配机制,让每一间公租房都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才能让公租房惠及更多真正有保障需求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