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管好“小事”,让城市更加宜居

2023-09-1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耿银平  

主持人语:清代学者万斯大曾经说过:“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群众有利的事情,再小也要去做;对群众不利的事情, 再小也要去除。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据9月13日《解放日报》报道,不少市民可能碰到过维修“刺客”这样的糟心事:洗一台空调要上千元,灯具修完反复故障,疏通马桶几秒钟收费近千元……“小病大修、无病假修、坐地起价”的维修“马路游击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大量投诉。为了破除维修“刺客”痛点,上海市从今年7月10日起开通“962121”热线特约维修服务,引入市场化专业维修公司和区房屋应急维修中心,同时推动维修收费公开透明,逐步在市面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的。

诸如“小病大修、无病假修、坐地起价”等维修行业不规范问题,对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而言,似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相对于这种琐碎而言,管理者需要牵涉的头绪太多,单单是公共决策等重要话题,就够决策者“烧脑”了。

但是,上海市并没有因为要花费时间精力,就不关注这些所谓的“小”问题。相反,他们不仅高度关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公共决策和解决方案:开设特约维修服务,范围已基本覆盖全市,可提供居民家里自用部位的下水道疏通、水电维修、家电清洗、门窗维修、安装拆除等服务。截至9月10日,受理居民特约维修诉求1395件,工单完工率87.4%。家电清洗需求最大,共698件;其他维修项目依次是下水道疏通237件、电灯电路维修154件、门窗维修132件以及龙头水管维修135件、安装拆除39件。政府“正规军”出手了,取代了“马路游击队”,修理乱象基本得到了解决,也让国际化大都市的璀璨形象,增加了更多人文的温度、人性的关怀以及人情的温暖。

城市的核心是人。摩天大楼与地标建筑的辉煌构筑了城市的“脸面”,是城市硬件设施的展示,但城市的终极目标并非建筑,而是人:各种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身份,五湖四海的方言,拥有无穷创造力的人们,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体验的酸甜苦辣。这些内在的“软件”,同样是城市设施的核心。城市管理者谋划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这种“人”的感受、“人”的价值。

就像修水管、通下水道等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确实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实际民生问题。如果这些小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或总是遭遇诈骗,将严重损害市民对城市的信任。如果这些负面的经历逐渐积累起来,成为一种公众的评价,就会冲淡重大决策带来的美好愿景。这无疑背离了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和发展精神。正因如此,上海市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在“大”和“小”的平衡与协调中齐头并进,使城市管理更趋完美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各级政府在管好公共交通、建筑规划、经济规划等“大问题”的同时,也要管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问题”,比如,如何通好小水道?如何找到便捷的修理地摊?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加便民,更有幸福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