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让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稳、端得牢,首要就是守好“天下粮仓”。古言道,仓廪实,天下安。“天下粮仓”的“仓门”守得好、守得牢,我们必须扛起责任,强化监督,擦亮“天下粮仓”廉洁底色,让天下谷物闪烁着清廉的光泽,让谷丰仓满始终有力保障亿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擦亮“天下粮仓”廉洁底色,必须时刻心系“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常言道,“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们要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要种好粮、收好粮,也要储好粮、管好粮,只有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真正确保“手中有粮”,才能够“心中不慌”。
擦亮“天下粮仓”廉洁底色,必须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心系“国之大者”,守护“国之大者”,让“粮耗子”失去市场,不再在“粮仓”里反复折腾糟蹋,啃噬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必须压紧压实监管责任。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推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找准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根据粮食购销领域相对封闭、专业性强,容易形成“小圈子”“抱团贪腐”等特点,锚准历史遗留问题多,内控机制匮乏、制度建设滞后、监管力量不足等“病证”“痛症”,充分运用强化粮食流通全链条监管,创新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等有力措施,坚决从源头上堵塞监管漏洞,让粮食监管堤坝越筑越牢。
擦亮“天下粮仓”廉洁底色,必须坚定不移惩治腐败。2021年8月起,全国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2023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过下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公开集中通报该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措施,持续释放彻底惩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我们要强化政治监督,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聚焦粮食购销领域人、财、物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深挖细查“转圈粮”“空气粮”“升溢粮”“损耗粮”“价差粮”“坑农粮”等“靠粮吃粮”腐败典型问题,坚持从严从重查处涉粮腐败问题,坚决清除粮食购销领域的“硕鼠”“蠹虫”,保障粮食安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国之大者”,不容懈怠;强力惩治,震慑常在。形成对粮食系统的“硕鼠”人人喊打态势,以粮食反腐风暴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我们要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让“粮仓家底”真正靠得住、用得上、管得好,为天下老百姓打下殷实的生活基础,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充足“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