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茵无疑是个学习认真的女孩。课堂上,她坐姿端正,笔记写得满满当当;课后,作业也总是按时完成,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我刚接手班级时,阿茵就坐在教室第一排。她认真的学习态度,深深地触动了我。为了表达对她的认可,我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道:“如果像阿茵这般认真学习却成绩不理想,作为老师,我就得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了。”
然而,我言之过早了。
我发现,阿茵的作业虽然工整,却常常答非所问。
“阿茵,你看这道题,问的是说明方法,而你却写修辞手法了。”我一边说,一边在题目旁边写上批注,“我们要先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再根据学过的知识来作答,明白吗?”
阿茵低着头,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始终坚信,只要学习态度端正,成绩终究会提升上去。
我也有意地对阿茵给予更多关注。上课时,我时常问她:“阿茵,这个知识点你理解了吗?”可每次她都是似懂非懂的模样,满脸通红。我能感觉到,她似乎并不愿意被老师过多关注,只想默默地学习。
阿茵的单元达标训练成绩起伏不定,好几次作文和阅读等题目都空着不做。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用平和的语气问道:“阿茵,你这些题目怎么都不做呀?”
她腼腆地笑笑:“老师,我不会写。”
我稍作提示,她便能动笔。我看着她,鼓励道:“阿茵,一定要大胆去写,写了就有得分的可能,知道吗?”她认真地点头答应。我又接着传授答题方法:“比如写作文时,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先把题目写好,然后一点点动笔,千万不能留白,记住了吗?”
转瞬之间,到了2024年秋季期末考试。我看着阿茵,语重心长地说:“这学期你学习很认真,老师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回报自己,也回报老师和家长。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胆大心细,尤其是作文,要按照我平时教的方法去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千万不能留空,听到了吗?”阿茵认真地点了点头。
谁知,阿茵考试时作文一字未写,就连题目也没写上,这让我实在难以释怀。一个平日里学习认真、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为何会如此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学期开学,我试探性地问:“阿茵,你愿意帮老师收发语文作业本吗?”原以为她会拒绝,没想到她欣然答应。
从那以后,她每次都按时送作业本到办公室。放下作业后,她常常会和我聊上一两句,有时还会对班级管理提些建议,没有了之前的拘谨,慢慢变得自然起来。
我也不再刻意叮嘱她学习之事,而是询问一些她生活上的事情,然后趁机给出一些经验上的引导。比如,我会问她:“周末都做些什么?”有一次,她提到帮奶奶种花生,我便顺着这个话题,与她探讨如何将这件事写进作文。慢慢地,她对写作也不再那么抵触了。
直到有一天,我批改试卷时,惊喜地发现,阿茵单元达标训练不再大片空白,而是像上课笔记那般满满当当,答案准确率也明显提高。
教育是一场心灵的长跑,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频共振、情感相通,教育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或许是我作为教师最值得反思和铭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