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城市供水设施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来水在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的同时,水费计收的一些异常问题也给部分群众带来了困扰。本报问政专刊循线追踪,推出“明明白白用水”系列报道。
“二次供水加压收费标准是什么?”“房子无人居住也产生水费?”“申请改装‘一户一表’困难重重。”今年以来,陆续有市民在市网络问政平台和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反映水表计数不精准、水表自转、二次供水加压收费乱等问题。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水。然而,异常的自来水费用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用水体验和生活品质。据统计,今年1—8月,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关于用水异常问题300多个,其中“一户一表”水表改装、二次供水加压收费标准不一和水表自转等问题较为突出。
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小区,深入了解市民反映的异常水费问题。
实现“一户一表”困难重重
“一户一表”是指供水企业按户设计安装计量水表,实现装表到户、计量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
5月8日,网友“Sing夏天”在市网络问政平台提问,其居住在港北区盛邦中山郡小区,现想申请“一户一表”水表改装,有什么政策规定?改造费需要多少钱?
“Sing夏天”反映的问题并非个例。港北区华奥阳光城悦府小区业主黄先生告诉记者,其购房时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为“一户一表”水表铺设到户,但现在小区是合表户,即开发商在供水企业报装总表,然后从总表转分供到各户,供水企业抄收总表水费,物业公司按各户具体用水情况收取业主水费。黄先生表示,自收房以来,不断有业主反映水费存在计量不精准和乱收费现象,虽然供水企业给出改造方案,但现在却没了下文,其希望相关部门督促开发商进行“一户一表”水表改造,让业主早日享受供水企业提供的服务。
我市目前普遍使用的机械水表。(记者谭彩珍摄)
记者从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1月,华奥阳光城悦府小区先后有8名业主拨打热线电话了解“一户一表”水表的改装问题。
港北区阳光城文澜府小区业主李先生反映称,其小区水费一直由物业代收,他家今年基本没人居住,但近6个月每月的水费都一样,其怀疑物业公司没有抄表,而是直接按照以前水费收取。他还了解到,供水企业的水表户水费单价比物业代收的合表户低,而且能享受到更多服务。因此,他也希望小区由供水企业装表、收费、服务。
居住在港北区融创九棠府小区的杨先生也曾被“一户一表”水表问题困扰。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小区的总表因开发商问题多次被停水,造成业主用水困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港南区昌桂财富港、平南县盛世名城等多个小区也曾因总表的问题多次被停水,导致业主无水使用。
“家里就两个老人居住,7个月水费近2万元,太离谱了!”港北区五里新村小区的廖先生向记者反映,其小区均为自建房,使用的水表为私人承包安装,属于总表转供分表户,不仅水价高,而且不按月收费。廖先生说,他家的水表自2017年安装使用以来,每立方米水的价格为4元,半年收取一次水费,最高时是800元。2023年11月至今年6月,他家的用水量高达5000立方米,经专业人士检查发现是埋在地下的水管漏水。廖先生觉得,由于承包方不按月收费,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水管漏水,损失应该由承包方承担。为此,廖先生多次致电12345热线反映此事,目前问题仍没有解决。
“家里已经一年多没人居住了,我偶尔回去打扫一下卫生,可一年的水费却要几百元。”何女士告诉记者,原来只有其母亲一人居住在小江社区的自建房,去年全年没人居住也产生了几百元的水费,令她很费解。
采访中,因合表引发的用水不便、收费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引发部分市民的不满。他们希望加快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实现规范用水、合理收费。
据了解,我市居民生活用水收费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供水企业“一户一表”的阶梯类,第一阶梯月用水量≤35立方米,水价为每立方米2.8元;另一种是未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合表户类,水价为每立方米2.89元。
二次供水加压收费标准不一
二次供水对于中高楼层商品房住宅小区的业主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月的水费中有二次供水加压费,二次供水加压费实际上就是加压设备运行消耗的电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中高楼层住户因水压问题,需要进行二次供水加压。当前,我市居民生活用水二次加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区管理的二次供水加压;另一种是由供水企业接管的二次供水加压。
“从几楼开始进行二次供水加压,收费的依据是什么?”3月5日,网友“zhang-qiu-ping”在市网络问政平台提问。该网友居住的港北区广汇圣湖城小区从第4楼开始加压,但他认为供水企业的水压足够大,没有必要加压,因为每月的二次供水加压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他了解到,部分小区是从七八楼才开始加压。
9月3日,记者来到港北区奥园顾荣幸福里小区采访,在该小区物业公司办公室墙上张贴的“小区收费一览表”显示,每立方米水二次供水加压费为0.9元,收费依据为市场调节价项目。该物业公司林经理告诉记者,二次供水加压费是根据周边小区收费标准来决定的。而业主梁先生则认为,每月固定每立方米水的二次供水加压费为0.9元不合理,其原来居住的小区是按照实际用量分摊到各户的原则,即实际每月二次供水加压产生的电费按每户用水量平均,就是当月二次加压费的单价。
对于二次供水加压的收费标准,每个小区都有所不同。港北区碧桂园上城业主黄女士告诉记者,其小区的水表已移交给供水企业,但二次供水加压费却仍是物业收取,平南县多个小区业主难以接受小区按购房面积收取二次供水加压费的做法。
港北区天悦尚城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设备。(记者谭彩珍摄)
记者了解到,因加压设备、住户数不同等,每个小区的二次供水加压费也各不相同,单价范围大致在0.4元至2元不等。部分市民认为二次供水加压收费没有统一标准,不合理也不公平。
除了对收费标准有疑议,群众还非常关注二次供水安全问题。据部分业主反映,一些老旧小区由于二次供水设施清洗不及时,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小区物业管理不专业,设备长期缺少有效管理,导致二次供水被污染。
水表自转“转”走冤枉钱
没住人,没用水,水表却会自转,这样“转”出来的水费,该由谁买单?今年5月,陈先生收到一条催缴自来水费的信息,提示其港北区国际新城小区的房子已欠水费60多元。家中无人居住,为何会产生19立方米的水费?陈先生立即赶回家中查看,发现自家在没有用水和漏水的情况下,水表叶轮却在匀速转动。陈先生认为,水费的产生应该与水表自转脱不了关系。
同样在该小区,陈女士家的水表也因自转产生高额水费。2022年春节,她全家回老家过年,房屋半个月没住人,可是当月的水费不但不减,反而是往时的10倍,往时的水费是40元左右,当月水费居然要400多元。供水企业给其回复是水表没问题,怀疑是陈女士家里水管漏水。经专业人员检测,陈女士家的水管不存在漏水问题。随后,供水企业表示愿意与陈女士共同分摊当月水费。陈女士则认为水表存在问题,不接受共同分摊水费。目前,陈女士还与供水企业争议高额水费的责任归属。
5月27日,邹女士致电12345热线反映,其位于港南区的自建房,只有一个老奶奶居住,今年4月的水费高达796.57元,希望相关部门核实是否存在计算错误或乱收费现象。8月8日,港北区京茂苏园业主郑女士也致电12345热线反映,2023年4月至今年7月,她家的用水量出现较大波动,比以往多了几倍。她曾多次向物业反映,得到的答复是可能是水管内存在空气,导致水表自转。
除了水表自转,人工抄表出现异常也有发生。天悦华庭业主蔡女士发现其6月的用水量突然涨到41立方米,比平时多了一倍。物业公司给其答复是,抄表工作人员抄表时看错了数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水表自转是居民反映用水异常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老旧小区,因加压设备比较陈旧,水表出现自转现象更为普遍。
城市供水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事关千万群众民生福祉,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做好供水保障、确保供水安全运行的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供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