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由上海戏剧学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在广西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的剧名来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出版的杂志《前哨》,以牺牲在上海的左联五烈士为线索,通过时空转换的艺术手法串联起三个不同时代青年的心灵求索。
4月28日,话剧《前哨》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报记者 梁凯昌 摄
话剧《前哨》的戏剧结构极尽精巧,通过巧妙的舞台空间调度和多种媒体形式的运用,以“戏中戏”的方式在舞台上构筑了三个并行时空——2020年的当代学生,在排演1990年青年学者创作的剧本时,与1930年的革命青年在精神世界中相遇,由此引发了对青春和理想的探寻与追问。该剧剧情发展跌宕起伏,既有紧张刺激的冲突,也有温馨感人的温情,不仅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也描绘了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灵。
话剧《前哨》以青春的名义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发出召唤,是一部充满了青春气息的作品。据介绍,剧组演员阵容也以“00后”为主,年轻演员占比近九成。青春的心灵共振,使革命题材、红色题材作品更贴近青年观众审美,吸引了众多青年群体和大学生的关注与追捧。观众杨晓彦激动地表示,《前哨》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青春和生命的意义,激励年轻一代不忘初心、追求理想,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