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点亮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记覃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陆耀坚

2024-04-2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姜佳坤   网络编辑:庞丹婷  

今年47岁的陆耀坚是覃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在ICU(重症监护室)一干就是13年,每天与病魔抗争、与死神搏斗,用过硬的技术、精心的呵护,点亮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成为守护患者健康平安的坚强后盾。

13年来,不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被陆耀坚从死神手中抢回。他多次在院内被评为“优秀科主任”“先进工作者”;2022年6月,他荣获覃塘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同年被推选为贵港市年度优秀医师;2023年4月14日,他当选为贵港市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同年获评贵港市优秀科主任。

“想到肩上的责任,我不敢停歇”

ICU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医院最忙的地方。谁愿意来ICU呢?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愿意。陆耀坚却是个例外,别人避之不及的工作,他欣然挑起重担。

“医院领导说让我考虑半个小时,我没有过多纠结,爽快答应了。”陆耀坚告诉记者,他在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之前,曾做过5年的外科医生。2010年8月,医院计划筹建重症医学科,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挑起重担,出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他毫不犹豫答应了。

陆耀坚坦言,做过外科医生的他也算身经百战了,但在ICU,需要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走钢丝般的如履薄冰。普通专科医生可以专注局部系统,而ICU医生的要求更高,需要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所了解,所面临的挑战更大。他深知ICU的医生要比普通科医生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更大,但他想挑战自己,也想让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为了更好地胜任ICU的救治工作,2010年9月,陆耀坚根据医院的安排,到市人民医院ICU跟班学习半年。那半年,他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学习危重病学,每天跟着带教医生学习危重症病人的处理流程和重症急救操作。节假日和周末,他也每天坚持到ICU值班。“那时,我一想到肩上的责任,想到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后,团队都指望我带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我就不敢停歇。”陆耀坚说。

2011年7月,覃塘区人民医院正式成立重症医学科。成立之初,ICU人手不足,陆耀坚以科为家,天天守着病人不敢懈怠。有一次,一名昏迷的患者从急诊科转到ICU。陆耀坚快速和急诊科交接,了解患者病情。明确是热射病后,他立即用冰盐水给病人洗胃,同时指导另一名医生给患者进行冰盐水输液快速降温,并在病人进入ICU 1小时内就及时给病人使用床边的血液透析。在陆耀坚和护士彻夜守候看护下,第二天,患者逐渐清醒,顺利转入普通科室继续治疗。1周后,康复出院的患者和家属笑容满面地送来锦旗。“当他们紧握着我双手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忙碌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陆耀坚笑着说。

如今,陆耀坚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擅长各种疑难危重症病人的诊疗、救治,如各种类型的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严重脓毒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至于救治了多少重症患者,陆耀坚已经记不太清楚。在他的记忆里是其他科室打来的急救电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重症医生并不像外科医生,做完一个漂亮的手术会很有成就感。在ICU,我们的成就感更多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后,病人活下来了,康复了,向你由衷地绽放微笑,那一刻,我们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陆耀坚说。

“培养团队,为患者赢得更多希望”

陆耀坚所在的ICU,承担着院区最危重病人的诊疗任务,工作难度大、强度高。对他们来说,这是24小时的战场,紧张、忙碌、坚守是工作的常态。

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可能是血肉模糊的急诊患者,也可能是呼吸心跳停止的垂危患者,还可能是全身插满管子的术后患者……陆耀坚说,若想救治成功打胜仗,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是样样精通的“特种兵”。

作为科主任,陆耀坚不仅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医疗技术、专业知识、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陆主任不仅是科室‘领头羊’,还是我们的好导师。”在ICU工作7年,覃雪芬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护士长,她对陆耀坚佩服不已。

像覃雪芬一样的护士不在少数,她们精通业务,与医生共同做各种抢救时反应灵敏、配合默契,做各种基础护理操作时分工明确、动作麻利。不仅是护士在成长,从ICU转到其他科室担任主任的医生,也都成为医院的骨干。

如今,在陆耀坚的带领下,ICU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培训、制度和文化建设也日趋完善,诊疗工作更是有声有色,一面面“仁心仁术”“妙手回春”的锦旗是对科室最好的肯定。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培养一个优秀的团队,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希望。”陆耀坚说,作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患者平安走出ICU。

“危急关头,我必须挺身而出”

在工作上,陆耀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别人需要帮助,他总会挺身而出。

2018年11月2日,陆耀坚乘坐D2363列车前往梧州市参加一个会议。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紧急广播突然响起:“旅客朋友请注意,列车上如有医务工作者,请立即到11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救治……”

陆耀坚听到广播后,毫不犹豫地起身,迅速赶到了病人所在的车厢。他看到一名30多岁的男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直冒冷汗。

紧急时刻,陆耀坚发现病人意识清醒,能够与他对答。病人告诉他,主要就是心绞痛。得知病人有心肌梗塞病史,陆耀坚果断从列车员拿来的急救药箱中找到可以服用的药物,并指导患者服药。

短短几分钟后,病人转危为安,心绞痛得到缓解,列车长和在场的人都舒了一口气。病人微笑着向陆耀坚表示感谢。

梧州站到后,陆耀坚要下车。列车长组织列车员列队欢送他:“向陆医生表达敬意!”

采访时,陆耀坚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一人在无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处理突发病人,病人最终平安,他感到非常欣慰。“危急关头,作为医生,我必须挺身而出。”他说,如果还有类似的突发情况,自己还是会第一时间向需要帮助的病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