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刘明松的强身健体之道

2024-03-1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网络编辑:庞丹婷  

在不到2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有56名学生晕倒,有27名学生不适回教室休息。提升学生体质,迫在眉睫——

刘明松的强身健体之道

3月6日,记者在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看到,中高年级学生正在练武术操,精神抖擞、气势十足;低年级学生则在玩老鹰抓小鸡等互动游戏,开心快乐荡漾在整个校园里。

这是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刘明松坚持以体树人、体教融合,打造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缩影。去年底,刘明松入选第四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成为广西第一位蔡崇信以体树人计划入选者。

让体育变得有趣有效

西山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05年,目前在校生3000多人,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一直领跑该市;体育人才更是辈出,有自由式摔跤世界冠军杨森莲、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棍冠军黄俊华、亚洲田径冠军欧燕兰等。

2017年,刘明松调任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在不到2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陆续有学生晕倒。刘明松事后了解,在操场晕倒的学生有56人,中途感到不适回教室休息的有27人。大型集会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

“必须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这是刘明松到任后立下的第一个誓言。

2017年10月,刘明松开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改革,立足校本部,放眼全镇15所学校、28个教学点、1.6万多名师生,提出全员参与、全程开展、全域提升“三全”体育理念。“这不仅是体育工作的改革,更是一场校园文化的变革,必须举全校之力。”刘明松说。

刘明松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课间变得有趣、有效起来,让学生们在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动起来。他先后两次带领全校领导、全镇校长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回校后组建团队,自编一套适合学生锻炼的素质操、武术操,并把跑操、兔子舞等纳入大课间活动内容,让大课间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全镇“一校一特色”大课间活动拉开帷幕。

除此之外,刘明松还在下午增设20分钟的活力小课间,项目选用抱球接力、跳长绳、足球、篮球等学生喜欢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怡心正体、健康生活”的体育课程成为学生们的热爱。

让学生吃好睡好

3月6日11时30分许,记者在碧滩小学看到,老师正在把做好的营养午餐分发给学生,有排骨、瘦肉、蔬菜等,热气腾腾的美味午餐让学生吃得欢快。

碧滩小学距离桂平城区大约3个小时车程,水路是唯一通道,目前有2个教学点、32名学生。“以前遇到下雨天,我就让学校的老师多备点快餐面,煮给学生吃,不让学生回家,太危险了。”刘明松说。

“干脆直接开设食堂,让孩子们早餐、午餐都得到保障。”2019年,刘明松的提议得到碧滩小学老师、家长的大力支持。“孩子们吃好了睡好了,才能更好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刘明松表示,即使学生再少的农村学校,也要给足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刘明松全力解决偏远山区学生早餐、午餐问题,建立陪餐制度,学校领导、教师走进班级为学生分餐、陪学生就餐;推进午休服务、课后服务,努力实现“让学生们吃得好、睡得香”。

目前,该镇从城区学校到偏远山区学校都实现早餐、午餐和午休、课后延时服务的全覆盖,全镇小学、幼儿园实现学生睡室、教室、功能室空调的全覆盖。

从2018年起,刘明松坚持每年在全镇办公经费中划出预算不少于100万元的体育专项资金。其中,60万元购买补充体育器材,20万元用于举办全镇各类体育赛事,20万元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体育老师和班级、学生及相关人员进行绩效奖励。

他还以教师评价体系改革为基础,指导各校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田径、篮球、花样跳绳、羽毛球、乒乓球、滑板、象棋、健美操等都作为拓展性课程供学生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

创新模式建好体育设施

在刘明松的努力下,学生课后活动时间更多,体育锻炼热情更高,但场地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凸显。

2018年,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留学归来的校友回到学校探望小学恩师。刘明松与他们畅谈教育情怀,三位海归校友深受感动,表示捐资100万元为学校建设一个足球场,成立足球俱乐部,义务为学校提供每班每周一节的足球课程,为辖区学校和幼儿园的足球兴趣社团提供技术支持,构建起校级、镇级、市级三级足球联赛赛训机制。

桂平市第一支男、女小学生足球队在西山镇中心小学诞生,第一场班际、校际、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相继在该校举办,带动该市400多所小学大兴校园足球之风。此后,该镇每年定期举办西山镇足球赛、篮球赛和体育文化节等,有力推动全镇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校友捐资建设足球场让刘明松有了灵感,他以第三方参与的办法,把篮球、田径、武术和科技运动等项目相继引进校园。通过引进第三方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西山镇中心小学加快推进体育休闲场地的建设,努力满足师生多样化的休闲运动需求。

这一模式的成功引进,让该镇孩子能够受惠相应的体育课程和兴趣社团,也让西山镇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各类赛事中多次获得冠军。该校先后获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西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广西未成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传承基地、全国文明校园等。

“学校建设的恒温游泳馆预计今年5月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将在学校体育课程上增设游泳课。”刘明松介绍,学校将借力恒温游泳馆,每周安排若干个班级学生到游泳馆上一节游泳技能课;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级各类游泳比赛,让更多人掌握游泳技能,织密学生防溺水生命保障“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