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走进贵港市汉邦木业有限公司开展“行走的课堂:童眼看企业,感受小木头里的大智慧”木业研学活动。
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在汉邦木业合影留念。(记者杨小露摄)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不同季节的深浅结合起来成一圆环,这就是树木一年所形成的木材,就是年轮。”“实木家具的生产流程包括开料、压料、开榫铆、精修、组装、打磨、封蜡。”当天,讲解员带领小记者实地参观贵港市林业首家科普教育基地,介绍木材的起源与种类,在家居文化墙,详细介绍中国唐宋元明清家居(椅子为例)的演变及特点,并针对形式多样规格不一的榫卯展品、实木家具等进行讲解。进入木业工业4.0车间,详细讲解每台机器的功能用途、生产工序,零距离感受科创魅力。车间内,只见一只只机械臂旋转挥舞,智能机器来回穿梭,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引来小记者阵阵惊呼,“太酷了吧,原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已进入智能制造时代。”“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制作出传世的精美家具,太厉害了!”
讲解员介绍木艺工具。(记者李宗奇摄)
看到一道道繁琐的木艺工艺品制作,大家深深感悟到中华木艺的深刻与精湛。随后,大家来到“工业研学 手工课堂”,木艺老师为小记者详细科普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鲁班锁的由来,介绍榫卯结构的拆解组装原理、木工基本工具和安全知识,引导小记者认识小榫卯里的大智慧。等到老师讲解完毕后,小记者个个面露兴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当一名“小木匠”,亲身体验锯木头、刨木头以及搭建榫卯作品。
小记者体验刨木头。(记者杨小露摄)
小记者正在拼装木地板。(记者黄远会摄)
教室里的工具很完备,小记者马上投入到各个环节的体验中,虽然力气不大,实行起来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瞧,他们有模有样地跟着木艺老师操作起来,或刨、或钉、或锯、或钻……个个干劲十足,传承木工工艺的同时也领悟着新时代工匠精神。另一边,不少小记者正在专心拼接鲁班锁,他们反复地研讨、练习,心手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尖创作中,不一会,只见几个榫卯小部件在多次穿插、组合后,便拼接成了一个个精巧的鲁班锁。完成后,小记者还相互交流经验,一起探讨更简易方便的拼接方法,开心地享受着自己动手带来的成就感,深刻领悟榫卯构造的精妙。
小记者体验锯木头。(记者杨小露摄)
小记者们在车间参观。(记者杨小露摄)
“请说出鲁班锁的原理。”“谈谈中国宋代的椅子演变及特点。”中华传统木艺工艺流程充满了智慧和巧思,此次活动以知识抢答的互动方式来到了尾声,老师从木工工具和机械的演变、进化和使用方法,到实木家具的设计制作等方面进行提问,巩固所学知识,小记者踊跃参与,回答提问时反应敏捷,气氛热烈。
“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趣,也很新奇。以前只知道木材可以用来做家具、建筑等,但没想到它还可以是工艺品、装饰品、交通工具、农业用具等,用途如此之广。通过与工匠师傅的交流,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木材加工过程的经验和技巧,这些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小记者唐晓蕾说。“在木工制作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只有精益求精、心无旁骛,才能制作出完美的作品,这种对细节的专注和追求完美的态度,让我真正感受到匠心精神的魅力。”小记者丘昊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