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构建四大机制,着力破解招商工作力度不足、招商项目质量不高、招商信息渠道不广、招商项目落地不快四大难题,初步形成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开工—竣工投产的“闭环式”招商工作服务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把手”招商常态化机制,破解招商工作力度不足难题。市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一把手”招商纳入市本级招商绩效考核指标,跟进各县(市、区)、市直部门“一把手”走出去招商情况,特别是推动在谈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促成项目签约情况,并以工作简报等形式予以通报。同时,充分发挥“一把手”招商在工业大企业、大项目上的助推器作用,吸引更多强优企业项目落地。此外,对各责任单位任务进展进行全程监督和动态考核,每月通报新签项目、资金到位、强优企业等任务进度,进一步压实招商责任。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厅级领导率队赴区外招商30多次,各县(市、区)、高新区、市直部门开展招商活动290批(次),其中“一把手”带队“走出去”77批(次),推动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3个,总投资额达1010.16亿元。
构建市场化委托招商机制,破解信息渠道不广难题。2023年,我市出台《贵港市市本级委托招商激励实施办法》,委托社会团体、组织、企业或个人作为中介从事我市招商引资工作。2023年以来,我市共聘请8名产业熟、资源多、渠道广的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招商中介机构精英作为我市委托招商大使。我市通过招商大使牵线搭桥获取有效招商信息30条,拜访了一批目标企业,成功签约了百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80万套光伏托盘项目。
构建招商项目联审机制,破解招商项目质量不高难题。我市出台《贵港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制度》,从前端招商环节加强对目标企业的背景调查和筛选对接,确保财政扶持资金安全有效,为项目落地打好基础。同时,建立政府月调度、党委季度调度招商工作会议机制。2023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招商专题会议7次,对近300个已签约或拟签约项目的投资额、亩均产值、项目落实选址情况、预计开工时间等进行分析研判,做细做实招商工作。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4.88亿元(含续建项目),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比重达到70.93%,高于自治区下达的25个百分点任务。在自治区印发的2023年前三季度招商引资“赛马榜”通报中,我市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比重排名全区第一。
构建全过程要素保障机制,破解招商项目落地不快难题。我市建立厅级领导协调推进招商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将重大招商项目分解由厅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动态跟踪管理项目进展情况。同时印发相关文件,明确各要素保障部门责任,加大“县区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力度。针对业主的诉求,坚持分类施策解决问题。
据统计,2023年1月至10月,我市累计推动招商项目开工224个、竣工108个。其中,创明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3亿元的光伏产品制造产业基地、夏特集创家居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的博易特家居科技产业园、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期)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在我市建设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该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竣工投产。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我市先后组织多个部门到项目现场开展政策宣传,进行多批次“桂惠贷”项目推荐申报工作,一批强优企业通过推荐获得融资支持。其中,市投资促进局为桂平市桥裕纸业有限公司、贵港润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落户企业成功申报“桂惠贷”,有效缓解了企业技术革新、扩大生产等发展中的资金紧张难题,为扩大有效投资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