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种菜抓鱼烹饪忙 劳动实践促成长——贵港市现代商贸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幸福田园

2023-12-0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网络编辑:庞丹婷  

11月29日,贵港市现代商贸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幸福田园,开展了一堂与众不同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当天,贵港市现代商贸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随后,100多名学生热情洋溢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他们分成两组,跟随市农科所农技师、厨师、民间艺术家以及带队老师开展种菜、抓鱼、窑红薯、烹饪、手工编织等活动。

▲学生栽种生菜。(杨小露摄)

田园乐章:

种菜抓鱼欢乐多

“真没想到,下铲、施力、锹土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还要注意间距,看来种菜也是技术活啊。”贵港市现代商贸职业技术学校2208会计班学生林玉清说。当天,在农技师现场培训后,学生们迅速做好分工,有的负责栽种生菜、有的负责种马铃薯,还有的在翻好的地里均匀撒上胡萝卜种子……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分工协作,铁锹手脚齐上阵,翻土、挖洞、栽种、培土、浇水,环节齐全、一丝不苟,田园内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劳作景象。

▲学生快乐淋菜。(黄远会摄)

“我抓到啦!”“哇,这条鱼好大!”幸福田园的鱼塘里热闹非凡,学生们看到不少鱼跃上水面,都按捺不住兴奋,纷纷换上胶鞋,有序进入池塘“寻宝”,各显身手……不一会儿,一条条肥美的鱼便被打捞了上来。“其实抓鱼很不容易,一不留神鱼就‘飞’走了!不过掌握技巧后就不难了,今天真的太有意思了,我抓到了很多条大鱼。”该校2120中餐烹饪班学生黄壕兴致勃勃地与记者分享经验。

▲下塘抓鱼,收获满满。(梁棋摄)

巧手生花:

一绳一线展编织魅力

“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是民间优秀传统手工技艺,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桂平江口镇竹编、港南木格镇草席、平南竹木芒编等都极具代表性。”在幸福田园的另一边,美术老师陈弢正在给学生介绍手工编织的历史渊源和意义,展示贵港本地的编织工艺品,并从工艺、材料、工具、工序、编织方法等方面详细讲解,同时对操作各个环节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演示和说明。

▲认真编织手工艺品。(梁棋摄)

听完讲解后,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争先上手实践。学生先固定好收纳盒,手拿麻绳一丝不苟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学穿插、缠绕、打结等方法。只见麻绳、彩色花纹织带在学生手里来回穿梭,这么一缠、一绕,那么一折、一剪,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最后的娴熟自如,不一会儿,手工编织的收纳盒就出来了。随后,大家发挥想象力对收纳盒进行点缀,将那些形状各异的织带、编织的小花儿粘在四周,一个个漂亮的民族风收纳盒就完成了。

“好神奇,几根普通的麻绳可以‘大变身’,变成精美又实用的民族风收纳盒。”该校2303服装工艺班学生许月金说。

味蕾之欢:

“厨艺达人”秀绝活

“你们去洗菜、切菜,他来洗锅,我来生火,其他会烧菜的人做好烧菜准备!”一到烹饪区域,各小组开始安排组员的工作,准备将劳动所得转化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只见他们有条不紊地将鱼、佐料、番茄、胡萝卜丝等食材放到锅里,熟练地翻炒。烧柴火的烟时不时窜出来,掌勺的同学被熏出了眼泪,于是换个方向,继续翻炒、搅拌均匀,盖上锅盖,焖烧等待。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酸汤鱼、番茄炒鸡蛋、炒牛河就出锅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炊烟袅袅,欢声笑语,形成一幅欢乐的“田园烟火图”。经过一番忙碌,品尝的时刻终于到来,大家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分享彼此的劳动成果。

▲分工合作,你烧火我炒菜。(杨小露摄)

“完成了,我的窑砌起来了。”在幸福田园的另一边,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窑红薯。砌红薯窑可是技术活,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高低、大小不同的红薯窑很快就搭建好了。他们选干柴生火,把窑的泥块烧红透,接着从上面放红薯进去,最后把烧红的泥块盖住红薯。不久,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大家迫不及待地用铁锹将土块扒开,取出烤好的红薯。他们边品尝边交流着今天的劳动趣事,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和快乐时光。

▲大家一起合作砌泥窑。(杨小露摄)

“劳动使人快乐,在这次活动里,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快乐是生火时与同伴的忙碌,被迎面的烟与灰呛得人睁不开眼,却又看见火焰似星光点点;快乐也是丰盛的佳肴,是与伙伴们品尝劳动成果的喜悦。”该校2204计算机班学生粟圣梅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校园课堂到田间课堂,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乐,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贵港市现代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君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