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草坪屯乡村旅游风景区,龟山脚下一段长200米、宽4米的环山路,将草坪屯、红巷屯和山肚屯贯通起来。这段路原来是一条仅宽一米多的石头路,连着十几户邓姓村民的老宅基地,因长期搁置,长满了荒草。3年前,为发展乡村旅游,山边村“两委”确定重修此路,加宽至4米,由市人大代表,山边村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谭志高负责落实。众人本以为这项工作十天半个月才可能有点眉目,谭志高居然仅用3天就完成了。
“说干就干,会议结束后,我就去找邓姓村民交谈了2个小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第二天一早,我就组织12户邓姓村民代表测量土地,绘好地界图,当天下午联系钩机进场清理荒草,打出道路雏形后,马上做路模。第三天早上,灌浆车到位,经过一通作业,一气呵成。”谭志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乡村振兴伟业中,说干就干,善做善成是关键。
山边村红巷屯、草坪屯、山肚屯和相邻的三平村红社新村作为港南区新塘镇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屯级道路两边、屯中心的楼房要进行亮化和美化。一天,镇人大领导在会议上提问:“从南环路沿着红巷屯到草坪屯至红社新村路口,有废弃牛栏、猪圈、旱厕50间,锌铁棚1间,乱建矮墙、乱堆放杂物垃圾的小旮旯共300多间(处)需要拆除清理,村委准备如何处理?”“这是‘三清三拆’中我们最头痛的事,因没有补偿,有8户人家比较抵触,我已了解基本情况,由素池支书和我来解决。”谭志高主动请缨。就这样,他和村支部书记谭素池商定工作计划后,昼夜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踏破鞋子,磨穿嘴皮,最终说服村民,排除了清拆工作的最大阻碍。
环山路、停车位和公共厕所的建设,是草坪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谭志高坚信,只有用好群众力量,才能建好美丽家园。于是,他在讨论会上全程记录群众的建议。“从红巷屯汉文老师旧房子门口至南环路地洞口方向,经山肚屯龟山小筑,再到南环路山边村委红绿灯交界处,可以连成新的环山路,部分地方也可以做停车场、花鸟市场。”“草坪屯和红巷屯池塘交界处有才家芭蕉地旁边的那块空地可以考虑建设公厕。”…… 群众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其中,难度系数较高的,是涉及近1公顷土地征收工作。“由我和屯级队长负责,我们用一个星期完成。”谭志高不但主动请缨,还当场立下“军令状”。他带领队长攻坚克难,按时“交差”。
山边村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港南城区不断扩建,大小项目陆续落到山边村的辖区。占地面积近6公顷的港南区人民医院城区分院民生项目设在该村白石岭屯。根据上级要求,该项目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土地征收,谭志高是这个屯的村民,于是征地的重担撂在他的肩上。他和8个村民小组长组织村民开会,从思想动员到迁移坟山,他都全力跟进每一个环节的工作,20多天成功完成了土地征收和迁移10座坟山的任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谭志高积极参加代表视察活动,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几年前,塘桥屯是山边村唯一没有灯光球场的屯,该屯群众几经呼吁却未能如愿。谭志高走访了解后,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于2022年10月解决了该屯灯光球场建设资金问题。
谭志高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山边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2023年全市人大代表先进个人。最近的一个雨天,记者再次来到山边村采访,谭志高顺着环山路,细细聊起打造草坪屯景区时的“小插曲”。他说:“在农村工作,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振兴乡村,我作为一个人大代表,一定要走到群众中,听民情、解民意,履好职、尽好责,为群众办好更多实事,才对得起全市人大代表先进个人这个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