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听民意 解民忧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记2022年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刘明松

2023-10-1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记者郭晓枫 通讯员陈 冰   网络编辑:何美凡  

“教育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办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是职责和使命。”近日,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刘明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刘明松立足教育一线二十六载,心系城乡教育差距问题,解决城区学位少难题,关心留守儿童教育困难,以实际行动促使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近日,刘明松获评为2022年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

“城区学位今年达到了最高峰,往年一年级新生是3000个左右,今年已经突破了4000个,但目前城区学位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就读需求。”刘明松说道,城区学位紧张一直是阻碍办好教育的难题,而今这个难题得到缓解。2022年,在贵港市第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刘明松提出了桂平市城区中学分阶段搬出老城区改建小学的“腾笼换鸟”建议,推动解决桂平城区小学学位紧张问题,得到代表们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桂平市为了解决城区学位紧张、难以满足群众就学需求的问题,在扩建小学的同时,将部分中学搬迁至城郊,原校址改建成小学,大大缓解了小学新生就读难题,消除家长为学位奔忙的忧虑。

偏远山区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一直是刘明松关注的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克服重重困难举全镇学校之力率先筹建成立了桂平市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西山镇白兰寄宿制小学。为了筹办这所学校,刘明松四处奔波,耗费苦心,他号召商会企业、爱心人士捐赠教室桌椅宿舍热水系统及学生校服,筹集资金改善教室宿舍设施条件,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下,白兰寄宿制小学终于建成并迎接新生就读。“在这个公办寄宿小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上学路途遥远,且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寄宿小学能够解父母之忧,让学生接受更优质更便宜更安心的教育。在我们带动下,目前全市已建成五六所寄宿小学,很大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就学难题。”刘明松说,在公办的寄宿学校就读学生住宿伙食费每学期大概1700元,困难学生有补助,费用大概每学期1000元,费用远低于民办寄宿学校,大大减轻了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

“针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我们把城区的骨干老师定期派到那里去结对帮扶,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提高乡村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城区优秀教师要通过轮岗甚至支教来帮助乡村教育发展,在工资待遇方面要向乡村教师倾斜,从而一步步地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西山镇处于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农村、边远山区“五环”交叠的复杂位置。为了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刘明松发挥西山镇中心小学管辖的新老城区9所学校的优势资源,近5年来,共组织辖区9所城区学校派出优秀教师近1000多人次对口帮扶农村5所学校15个教学点,助力乡村教育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