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创新采取“1234”工作法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保障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2020年至2022年,我市在自治区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中排名全区前列。
编制一套参考清单。2020年,我市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包括村情概况、财务公开、事务公开、政策公开等4个方面,涵盖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村级财务、惠农政策等20个具体事项的村(居)务信息主动公开事项参考清单,并试点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村(居)延伸工作。
通过两种方式公开。我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村(居)民委员会根据公开信息性质,既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电子屏)、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大喇叭”等线下载体公开,也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涉农补贴栏目、村(居)民微信群等线上载体公开;按照公开信息内容分类,对村(居)务公开栏因地制宜设置干部信息公开、政策公开、财务公开、惠民惠农补贴公示等板块,便于群众查阅。同时,以开列清单方式做实涉农事项专项监督,梳理出涉及村级重大决策、村级集体经济、惠农政策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清单,通过开展“小微权力”等重点事项提级监督,推动各项监督精准化、实效化。2020年以来,全市共公开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信息38万多条,督促整改问题63个。
实现三方有效衔接。我市整合已有的党务公开、“小微权力”公开力量,实现村(居)务公开与党务公开、“小微权力”公开横向无缝衔接。利用贵港党建网、基层党务公开栏公开基层干部工作信息以及党委、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法治宣传等信息,实现党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有效衔接;围绕“小微权力清单”,对村(居)务信息主动公开事项清单进行梳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实现村(居)务公开与“小微权力”公开有效衔接。
形成四级协同机制。我市建立市级指导、县牵头、县乡级联合督导、村级落实的四级协同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即由市政务公开主管部门制定指导意见;县级政务公开主管部门根据指导意见,组织乡镇(街道)会商,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事项清单;县(市、区)把村(居)务公开工作纳入村(居)年度考核内容,由县乡联合定期对村(居)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针对主动公开事项的具体内容,村(居)民委员会经审查确认后进行公布,公示期满后相关材料按时间顺序整理归档留存村(居)民委员会,供村(居)民随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