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洪锋在柳州市完成信息登记、体格检查、血液初步筛查等程序后,开始捐献单采血小板。这是他人生中第87次无偿献血,也是他开启异地献血“新征程”的第二站。
洪锋是一名货车司机,从首次参加无偿献血至今,献血总量达2.97万毫升。最近,他获授予“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0年3月12日,当时正在南宁市读书的洪锋和同学相约出行。在路过该市朝阳广场的流动献血车时,他了解到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还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便毫不犹豫地填写登记表、经过体检筛查,在22岁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当时我内心非常高兴,感觉自己切切实实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了帮助。”洪锋说。
2003年,回到贵港工作的洪锋首次在贵港献血。2008年,他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几年后改开货车。尽管经常在各地奔波,但他始终惦记着献血这件事,间隔期满便主动联系血站参加无偿献血。后来,他在一次献血中了解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较短,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从此以后便选择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步骤相对复杂,捐献前要检查各项相关指标,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为此,洪锋总会在献血的前一天协调好工作,跟同事换班,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完成每一次献血。
“换了几次班后,同事问我怎么时不时就需要换班,我告诉他自己预约了捐献单采血小板,要提前作好准备。”洪锋说,这让同事对无偿献血也产生了兴趣。他便以自己为例子,介绍献血有关知识和步骤,鼓励同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我很高兴,在我的‘怂恿’下,有几名同事也参加了无偿献血。”洪锋笑着说。
今年,洪锋萌生了一个新想法:既然自己因为工作需要到各地送货,那为什么不在当地献血呢?说干就干,洪锋规划起异地献血“新征程”。今年6月,他根据工作安排,驾车将货物运送到玉林市后,在当地捐献了单采血小板,为“新征程”的轨迹图画下了第一笔。1个月后,洪峰在柳州市完成了异地献血第二站打卡。“其他人到柳州旅游打卡,吃了这里的螺蛳粉;我到柳州打卡,留下了自己的‘血迹’,哈哈!”洪锋开玩笑道。
异地献血打卡的第三站,“老司机”洪峰计划到南宁市去。“如果有机会,我想在南宁市再献一次血,也是告诉20多年前的自己,历经二十余载献血初心未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