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可以重生,助人乃快乐之本。”这是市科协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黄仲昆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从2003年第一次挽袖献血至今已有20年。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20年如一日做同一件事,20年来,黄仲昆无偿献血39次、7800毫升,接近两个标准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挽救了多人的生命。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黄仲昆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谈及首次献血,黄仲昆回忆道:“我第一次献血是2003年8月23日,那时候高中毕业和同学一起在新世纪广场游玩,看到停着一辆献血车,车头挂着‘A型、O型血告急’的字样。想到医院里肯定有很多病患者在急需等着血液救命。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成年人,有义务有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黄仲昆和随行的同学一起,毫不犹豫走进献血车。这次献血是黄仲昆无偿献血之路的起点,此后他献血也越来越频繁,年均献2次全血。
为什么坚持了这么多年无偿献血?2007年,黄仲昆刚参加工作,同事的父亲不幸从楼上跌落、受伤严重,到医院治疗,需要做3次手术,要用大量的血液。“我和同事、朋友们得知这个情况后,都自发地赶到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希望为亟待血液救治的病人出一份力。” 原来,身边人的遭遇,让黄仲昆更加坚定了坚持献血的决心。他还向记者道出了坚持无偿献血的“必然之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深感责任重大,献血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想到我的血可以帮助到别人渡过难关,我就备受鼓舞,无偿献血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如今,献血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次次伸出臂膀,一滴滴鲜血,能够帮助他人,挽救生命,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除了在贵港市本地参与无偿献血,黄仲昆在外出之时也会用“血液”打卡所到的城市,在玉林、南宁等地留下温暖的印记。此外,黄仲昆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经常向亲朋好友、同事宣传无偿献血,讲解无偿献血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好处,并动员他们一起加入献血队伍,当看到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在他的影响下参与无偿献血,他的内心是自豪的,无偿献血的公益之路也走得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