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是指导任课教师教学、带头开展学科教研,将课程目标落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人物,被誉为“老师的老师”。港北区教学研究室中学物理教研员黄仲汉就是其中一员。他深耕教研工作23年,勇当教学改革的领头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带动学科发展,先后获评为贵港市优秀教师、贵港市优秀科技人才、“享受贵港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教师”、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2013至2018年连续6年获评为贵港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荣获首届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9年和2020年贵港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物理学科教研员优秀指导奖等荣誉。
1985年,黄仲汉毕业后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期间,他善于将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归纳、总结、分析,在不断摸索和借鉴中改进教学方法,为后期开展教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0年,他开始担任港北区教学研究室中学物理教研员,经常到各学校听课、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率先探索实施“动态分组”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教学实践,大力推动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并将该模式推广应用至其他学科教学上。
“动态分组”教学模式以学科课程标准为纲,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黄仲汉以联盟为抓手,推动该模式的推广应用,组建港北区专家团队深入课堂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并将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单元作业设计上传到“学乐云”“八桂教学通”以及各学科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推动联盟学校教师互学互促,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在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港北区八年级数学平均分排名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分11分,高于广西平均分31分。2022年,该区在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决赛(初中组)中,有4个学科获得第一名、有3个学科获得第二名、有4个学科获得第三名,领先其他县市区和市直学校;代表贵港市参加广西实验说课比赛,有3人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林妮等7名教师的精品课入选2022年自治区基础教育精品课(初中组);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案例入选2022年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优秀作业设计100例。“黄老师是我的恩师,他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说起黄仲汉,港北二中校长卢雪群充满着敬意。
黄仲汉还担任“港北区教育局建设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创新教研管理,构建校、镇(乡)、区(教研室)三级教研网络,组建学校联盟,整合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切实缩小城乡教学水平差距。同时,成立港北区学科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同课异构”“研讨课”等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利用“专题研习”“师徒结对”“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通过开展磨课、听课、评课、交流等科组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困难;借助“网上探讨”“同科交流”等方式广泛交流学习,全面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此外,他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教育联盟教研模式研究——以贵港市港北区初中教育联盟为例》在《广西教育》刊发,助力港北区加快建设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的进程。
正是23年如一日地深耕在教研一线,黄仲汉攒下了另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负责人主持了3项市级课题研究和3项自治区级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1项自治区级课题的研究,实现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9篇入选《中国知网》,目前被引用10次,被下载498次;主编或参与编写了5本拓展性课程和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