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5月24日上午,在港北区郁林路小学教学大楼五楼的报告大厅里,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听取中国老科协院士专家报告团成员、国防大学教授孙旭作的《中国梦、强国梦、我的梦》报告,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我市关工委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送上的厚礼,也是市关工委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的一个缩影。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五老”的独特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在“三尽”上下功夫,促进青少年儿童成长成才。
帮困尽心。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农村家庭遭遇困难,为缓解困境家庭子女上学经济困难问题,我市各级关工委积极争取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筹措资金慰问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儿童关心慰问主题活动87场,发放帮扶金额283.4万元,受助学生5338人,今年上半年筹措资金31万元,在“六一”前夕,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受助学生1250人。
服务尽情。市关工委以服务少年儿童成长成才为荣,尽其所能,开展各种形式服务。关心留守儿童成长,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利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在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节假日,让他们感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有爱陪伴的温暖。覃塘区关工委主动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对接,积极推荐有爱心、有责任心和有工作能力的“五老”人员12名,为7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凝聚社会力量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市关工委依托有实力的医院组织老专家为残疾儿童义务诊疗,开展医疗培训,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建立乡村“四点半”学校340个,惠及学生11560人。“五老”在这个学校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家长放心,为未下班的家长解决了一大难题。
树人尽力。推动“双减”落地,拓展素质教育,我市精心打造“五老”工作室42个,全市497名“五老”参与校内外志愿辅导,依托“五老”工作室、家长学堂、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红色教育、文明家教家风宣传、科普讲座。去年开展活动近300场次,参与的学生和家长7万多人。为了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近日我市关工委等部门邀请中国老科协院士专家报告团成员一行4人前来作科普讲座,受到学生的欢迎,近2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积极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一是组织“五老”进校园开展“劳动光荣”宣讲;二是组织200多名“五老”到各中小学校担任劳动教育指导员;三是组织“五老”当好学生回家参加劳动的义务监督员;四是搭建覃塘教育局劳动教育网络平台,让老师和家长在平台上打卡,上传学生参与劳动的图片和视频,实现对劳动过程的纪实。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五老”宣讲团到学校宣讲近200场,制作普法宣传视频17期,发放宣传资料4万多份,受教育学生2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