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人在格上走 事在格中了——市公安局创新“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纪实

2023-04-0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杜媚 通讯员叶小燕   网络编辑:周礼萍  

去年6月以来,市公安局积极创新“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基层社会治安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去年下半年,我市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5.9%%、10.1%,全市安全稳定动态考评排名全区第二。今年2月,时任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凌志峰在港北区贵城街道荷城社区调研时,对市公安局双格融合机制给予充分肯定。

整合社会资源,试点推进双网融合

去年6月份,市公安局在落实“红格善治工程”时,主动向市委政法委提出以警务网格融入综治网格,并以港北区贵城街道作为推行“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试点。

我市“红格善治工程”按照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同频联动,围绕抓党建、防疫情、保平安、惠民生四大职能推进,全市共设置“两类四级”网格3.3万个,配备网格员6.7万人,并有8.3万名公职人员下沉参与,综治网格治理率先在全区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创造了全区基层治理新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表扬。

“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是以实现“防辖区发案、防涉稳事端、防治安事故”为主要目标,以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港为主要任务,形成同向共频推进优势,确保辖区更加平安。

去年12月,港北区一名网格员向社区报告,所辖网格内有两人持菜刀吵架。社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到是夫妻俩做午饭时因家庭矛盾吵架,双方情绪激动,继而操起菜刀。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同步通知了警格员,经过警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的调解,成功化解这起夫妻纠纷,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全市推进“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机制,“一体式”解决各类治安疑难问题,以网格“小平安”累积社会“大安全”。今年1月至2月,全市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0.5%、23.5%,其中港南区73%的社区和85%的村居实现刑事零发案,平安幸福可感可触。

探索创新机制,高效解决各类问题

在推进“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机制中,我市建立 “一网三防、四融十联”新机制。“一网三防”是指通过构建乡镇(街道)平安建设“一张网”,实现“防辖区发案、防涉稳事端、防治安事故”目标;“四融”是指综治网格与警格实行网格融合、人员融合、平台融合、资源融合。

今年,港北区某小区一名业主向社区网格员反映,其所住楼栋发现有可疑人员。网格员查看监控后立即报告社区。社区治保主任和警格员通过排查,发现可疑人员不是该小区业主。警格员经进一步调查,确定可疑人员是一名吸毒人员,有盗窃前科。社区网格员和警格员立即让小区物业在业主群向业主发出提醒信息,加大防范力度。

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快速有效融合,能及时有效处置解决各类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严抓责任落实,治安治理提质增效

荷城社区处于市中心城区,管辖人口6.7万人,防控难度大。去年,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仅以3名民(辅)警,就能融合组织调动该社区818名网格员、5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开展各项安保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各派出所在推进“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中,依托“一村一警”在辖区划分出警务网格,安排好警力,逐人划定警务网格管理任务,绑定职责,做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在乡镇(街道)一级,以大网格长、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推动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实现网格、人员、平台和资源融合,把群防群治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力,促进社会治安治理提质增效。

荷城社区实行双格融合治理以来,共录入基础信息6.7万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9处,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1件。该社区某小区业主要求政府解决小区不动产权证拖延3年不办的问题,经社区网格员与网格民警多次协调,成功解决了困扰该小区业主多年的问题,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双格融合联动使“人在格上走、事在格中了”实现常态化,成功构筑起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第一道屏障,进一步推动我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