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贵港,草长莺飞,春意盎然。远眺,群山连绵,层林叠翠;近观,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城乡要美,绿色是源;百姓要富,根在自然。近年来,我市继续抓好生态建设、城乡绿化、林业产业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林业事业再上新台阶。
护绿 筑牢生态根基
巍巍青山,离不开林业工作者的巡山保护。
3月9日,市平天山林场场长潘建峰一大早就来到管辖区开展巡林工作,他步行前往造林点谭坪站查看新种树木的存活率,同时检查是否存在乱砍滥伐、偷盗名贵中药材、野外非法用火等情况。潘建峰每半个月巡一次林,这项工作他已坚持了近一年。
“以前由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潘建峰说,现在脆弱的森林逐渐恢复,树木面积增加了,自然灾害也减少了。每到重要节点,敏感区域及问题多发地区是巡林重点,他会增加巡林频次。
在我市,有许多像潘建峰这样的林业工作者。他们有一个身份——林长。他们与林为伴,守护青山。哪里的树被大风刮倒了,哪里的树木有病虫害,哪里有水土流失,哪里存在火灾隐患……林长们都在巡林日志里记得清清楚楚。巡林过程中,林长带领护林员穿梭在山林间,不时捡拾沿路的垃圾,查看森林生态环境情况,路遇村民时,还驻足耐心宣传野外用火的危害。
保护森林,林长的职责所系。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2021年12月,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乡、村级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做到人员明确、制度到位、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目前,全市共设立林长1904人,其中市级林长7人、县级林长36人,乡级(包括国有林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长828人、村级林长1033人,28个市直单位为市级林长制成员单位,770万亩森林有了“贴身管家”。
我市推行林长制后,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2019—2022年,全市每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0.8‰以内,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4586株名木古树实现挂牌保护。
种绿 抓好城乡绿化
挖坑、扶苗、填土、踩实、浇水……2月22日,在平天山森林公园,我市党政军领导同干部职工、群众代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下1000多株黄花风铃。春天是植树的好时节,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浔郁大地“添绿”。今年以来,全市累计50多万人参与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103万株。
号召全民义务植树是我市绿化美化城乡的一个重要举措。每年,市四家班子领导都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去年,在覃塘区平龙水库种下格木、楠木、香樟等珍贵树种3000多株,带动群众在城乡各地义务植树650万株。
如今,放眼我市城乡,林木葱郁、滨水相依、绿廊相连,处处散发迷人的魅力。覃塘区蒙公镇新岭村新归屯,港南区湛江镇四季花田、港北区奇石乡河净屯、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平南县官成镇章逻村……浔郁大地上的村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区的东湖公园、南山公园、民族公园……生机勃勃,绿荫蔽日,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市城乡绿意葱茏,碧水清流,触目皆景,还得益于我市按照“推窗见绿、移步有景”的绿化目标,着力推动城乡绿化美化。在城区,我市重点抓好公园绿地建设和社区绿地建设,加强贵港辖区河流两岸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护堤护岸林的种植,同时对城区的主干道进行生态加密和提升改造。在乡村,我市通过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全域绿化行动,打造环境优美、和谐有序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让乡村“靓”起来,让百姓“乐”起来。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7%,村庄林木绿化率33.6%。
用绿 做强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颜值”和“金色产值”双丰收。
过去,我市的木业企业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靠着电锯和刨板机生产着低端的包装板和建筑模板。一根木头经过简单旋切,便以低廉价钱卖出去,赚取少量人工钱。
如今,在贵港绿色家居产业园、覃塘绿色家居产业园等园区,入驻木业规上企业575家,形成旋切单板、板材、贴面家具板、板式家具和机械、五金、胶黏剂等上下游九大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建成。2022年,贵港市规上木业产值达650亿元。
为推进林产工业提档升级,近年来,我市全力对标对表自治区促进林产工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将贵港打造成全国重点胶合板加工基地、定制家具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木地板生产基地,并提出打造千亿元绿色智能家居和高端板材产业集群。我市先后出台木材加工业发展规划、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木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动林产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去年,贵港绿色家居产业园、覃塘绿色家居产业园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