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岭乡古平村

2023-02-2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姜佳坤   网络编辑:周霞  

贵港新闻网讯 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是覃塘区大岭乡古平村曾经的写照。

如今,古平村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各项工作进入了法治化管理轨道,邻里团结和睦,社会治安稳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呈现出环境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繁荣景象。

近日,古平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喜讯传回村里,全村乐开了花。

走进古平村,只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干净整洁,每一条巷道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田野上,白鹭翩翩起舞,时而低头弄羽,时而空中盘旋,时而点水捉鱼,于绿草碧水间,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房屋破旧,牲畜的粪便随处可见。”在古平北片党群服务中心,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海禄介绍,10年前,百怀屯通过“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约定全屯男女老少每人每年捐款100元,经济能人多捐一点,捐款用于修建文体活动中心、灯光球场等公共基础设施。

于是,从2013年开始,百怀屯家家户户每年都自觉按照约定,如数捐款。今年修一段路、明年建灯光球场……10年来,靠着募集的捐款,百怀屯建好党群服务中心、灯光球场、法治小公园,道路硬化、亮化全覆盖。看到昔日脏乱差的百怀屯变得如此净绿美,其他屯纷纷效仿,自筹资金完善各屯基础设施。

如今,村里建成7个屯级文体活动中心、9个标准灯光篮球场、2个农家书屋和1个老年活动中心,安装太阳能路灯220多盏,古平村屯级道路硬化率达98%。加上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里的环境卫生大幅改善。

在黄海禄看来,建设美丽和谐乡村,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还要让村民学法、懂法、守法,自主、自觉、自发地参与法治乡村建设。

这些年,为了让村民养成学法守法的好习惯,古平村没少下功夫。该村除了通过大会宣讲、入户宣传、发放法治宣传单等,还在三角圩的道路两侧建设普法宣传长廊,墙上画有各种法治宣传漫画,内容涉及宪法、民法典等,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让各种法律法规潜移默化走进村民心田里,大家自觉破旧俗、树新风。

自从实施“红格善治工程”以来,该村还建立了小网格微信群,村民通过微信群,互相交流,共商村容村貌建设。

百怀屯环村路道路狭窄,影响出入,去年,村民欲将环村路扩宽1米,需征用部分村民的土地。这部分村民是否愿意出让土地,大家都没有信心。该屯小网格长了解情况后,便在群内发布修路信息,征求大家意见,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得到了所有群员的回应。大家表示,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造福子孙的大事,必须做,至于征用的土地,给予适当补偿,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发布信息当天,群内就收到了4.2万元捐款。

“古平村2022年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7万元,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黄海禄表示,该村狠抓村“两委”成员、专职网格员学法用法,着力提升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全村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全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沐浴着民主法治的阳光,古平村的村民,心里很踏实,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