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2022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等举措,不断打造贵港特色城乡社会治理新样板。市民政局获评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覃塘区大岭乡古平村、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市自治强基经验做法获《中国社会报》等新闻媒体推介。
党建引领,自治组织能力不断增强。夯实村民自治基础。发动2.1万名村民小组长等积极参与“红格善治工程”,探索推广楼栋长等“微治理”经验,指导村、社区建立网格公约;提高基层应急处突能力。深入开展“书记办”“创文明”“办实事”“强治理”四大行动,全市村、社区全覆盖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解决基层群众自治问题100多个;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发放低保、特困等救助资金10.2亿元,保障了30多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困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完善工作机制,自治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全市273个居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村(社区)全部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成7个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获评为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自治基础持续夯实;推行清单化管理。推行“四张清单”,全面清理村(社区)各类证明事项40多项,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壮大自治组织。实施乡镇社工站和社工人才三年行动,培育3A级以上社会组织12家,建成乡镇社工站61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和慈善服务站1842个、慈善和社工机构44家。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自治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创新协商自治架构,构建善治村(居)。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一组三会”制度,依托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4500多场次;加强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明白墙。落实村(居)务监督机制,制定完善村务公开目录,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1181个,推广20多篇优秀村规民约;推动公益慈善发展,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五社三站”融合发展,发动社会组织、社工慈善机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扶危济困等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超1亿元,率先在全区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开展慈善工作表扬,涌现出小龙集团等一批爱心企业及个人,文明新风在基层弘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