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双十条”显效 好家风渐成——港北区贵城街道震塘社区家风建设侧记

2022-12-2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日芳   网络编辑:周霞  

贵港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港北区贵城街道震塘社区办公的院子,便看见醒目的震塘社区新时代“双十条”。这“双十条”分别是“红十条”和“黑十条”。

细看“红十条”,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很多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遵守者一律获得红旗或加分、优先享受本村(社区)提供的福利待遇等等。再看“黑十条”,包括不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及社区“两委”重大决策,不参加公共事务建设,酗酒滋事、聚众斗殴,不孝敬父母,不管教未成年子女,铺张浪费,损坏公共设施,乱倒垃圾,相邻之间、家人之间闹矛盾,违反规定乱搭乱建,有违法犯罪行为这10种情况。

该社区支书李德兴说,“红十条”是原来就有的,“黑十条”是新加上去的。他坦言,震塘原来因为一个“毒”字,名声受影响,但经过努力,近四年来社区无新增吸毒人员。为尽快摘掉“吸毒村”的帽子,今年3月,社区计划在原有社区戒毒工作站的基础上,申请打造新的戒毒宣传阵地。上级认为,家风建设是涵养社会良好风尚的主要阵地,戒毒也是家风建设的一部分,支持震塘社区建设贵城街道家风馆(以下简称家风馆),并于5月建成投入使用。

“黑十条”如何得来?原来,家风馆建设期间,震塘社区“两委”干部和居民代表一致认为社区不能空挂着街道家风馆的牌子,要真正达到好家风渐成的目标,便根据社区10多年来的纠纷特点,以及居民平时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经集体讨论后,整理成“黑十条”内容。社区还明确本社区居民如有其中情况,便将其(以户为单位)列入“黑名单”管理并予公示,考察期三个月。考察期间,该户在同等条件下,靠后享受当年社区提供的居民福利待遇。列入“黑名单”的居民在考察期结束后,经社区全体党员、居民代表表决通过考察合格,才能退出“黑名单”。

家风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馆内展出国家领导人家风建设事迹、英雄人物的家风传奇等,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震塘社区“红十条”和“黑十条”里关于家风建设的故事。

遵守社区“红十条”的典型户李运婵户,邻里关系较好,大力支持社区工作,专门让出一面墙让社区打造宣传栏。对照“新二十四孝”,符合条件的社区民兵营长李雁家庭被选送参评港北区星级文明户。居民代表雷光强,在妻子去世多年的情况下坚守家庭,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处理居民事务公平、公正,悉心照顾3户空巢老人。今年6月的一个雨天,他去看望一名残疾的空巢老人时,发现老人房屋漏水,马上反映并和社区领导一起消除安全隐患。

“居民为什么相信社区能执行‘红十条’和‘黑十条’?”记者问李德兴。李德兴说:“很简单,言出必行就可以。我在社区财务公开工作上承诺,24小时开机接受居民的询问,说到做到。有居民打电话来问,为什么他家装的宽带每月才100多元,社区装要900多元?我告诉他,社区是装办公宽带,如果装100多元的宽带,会降低办公效率。居民了解明白,对社区工作就信任了。”

对与“黑十条”有关的居民户,震塘社区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居民自建房前后乱堆、乱建现象明显减少。李德兴说:“以前,乱堆、乱建现象造成社区在创城方面多项指标不合格,现在不用多说,他们都自觉清理了。”

记者走访了该社区居民,了解到自从出台“黑十条”,极少有人敢去碰触,因为每家每户都想如期得到社区提供的福利待遇,部分家庭成员还约定要严格遵守“条例”,谁拖了后腿,家规处罚。一名年过七旬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他所住的小巷有对妯娌以前经常大声吵架,社区“黑十条”出台后,她们和睦多了。至于震塘人听了比较刺耳、却又要去面对的戒毒工作,该社区努力巩固保持多年的无新增吸毒者的成果,同时全力帮助原有吸毒人员戒毒。

在“双十条”触动下的家风建设喜见成效,震塘社区居民纠纷明显减少。据了解,该社区2011—2014年年均发生纠纷110起,2014—2017年年均80多起,2017—2020年有所上升,2020年至今不到10起,尤其是今年5月家风馆开馆以来只有1起,而且还是因为城建设施跟不上的原因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