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在项目建设、重点专(学)科发展、便民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1年以来,我市有序实施《贵港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目标计划(2021—2023年)》项目117项,规划总投资87.5亿元,力争补齐短板弱项,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今年,贵港市方舱医院、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平南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楼、覃塘区民族医院等项目陆续竣工投入使用;改造全市87家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施,将市人民医院西院改造为贵港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市74家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诊疗设备全部达标;市第四人民医院等11个项目进展顺利。我市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12年的1.0815万张增加到目前的2.6399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28张增加到6.07张。
加强重点专(学)科建设。我市各医院结合实际建设优势专业专科,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入围2022年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我市有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3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4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5个。今年,全市遴选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1个培育单位。安排医改资金120万元支持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安排医改资金225万元支持市直医院15个临床专科人才建设。积极创建高级别中心(基地),贵港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桂平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多次进入全区前3名,其中贵港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次排名全国前50名。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线上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智能导诊分诊等一体化服务,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全市“三二”医联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如依托贵港市心电、病理专科联盟远程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贵港市人民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积极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护理服务。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挑选20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专家为指导老师,传、帮、带500名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骨干。我市今年组织开展48个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达8255人次。目前,全市执业(助理)医师9352人,比上年增加300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15人;注册护士12656人,比上年增加680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2.91人;全科医生1152人,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2.67人。
(戴建福 许 燚 苏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