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雏凤清于老凤声——记2022年贵港市“新时代好少年”杨思鸿

2022-12-1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高千千   网络编辑:周霞  

“盼得花烛共偕白发,谁个愿看花烛翻血浪……”台上,杨思鸿身着锦衣绣袄,细声吟唱经典粤剧《帝女花》,只见她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真挚细腻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纷纷鼓掌。“正所谓英雄出少年,11岁就能练到这程度,真不简单。我们大安粤剧后继有人啰!”平南县大安镇新兴曲艺社发起人卢伟光、欧阳敏夫妇对杨思鸿称赞不已。

杨思鸿是平南县大安镇中心小学187班班长,今年获评为我市“新时代好少年”。小小年纪的她怀揣着大大的梦想:“我希望家乡的粤剧能广为流传,名扬四方。”

杨思鸿告诉记者,在学习大安粤剧的路上,奶奶是她的启蒙老师。作为大安新兴曲艺社的老骨干,奶奶时不时会在家里开嗓唱上几句,渐渐地,杨思鸿开始对大安粤剧产生了兴趣。

此后,杨思鸿课余时间常常跟着奶奶到曲艺社,向老前辈学习大安粤剧的化妆、唱腔、服装、表演、舞台布景等。只要大安文化馆有粤剧演出,必定会有杨思鸿的身影,她十分享受这种既可以观看粤剧演出,又可以现场学习的氛围。

“刚开始,她连‘梆簧’(大安粤剧的基本声腔)二字都不知道怎么念,现在对大安粤剧的发音、唱法已经十分熟悉。”杨思鸿的家人说。近两年来,在曲艺社前辈的指导下,杨思鸿的粤剧表演越来越像模像样,多次和大安粤剧老艺人一起同台表演,所表演的《帝女花》《梁祝送别》等均得到曲艺社老前辈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杨思鸿爱好广泛,自小喜爱并苦练舞蹈,目前已通过中国舞九级考试。班主任赵燕兰介绍,杨思鸿积极参加学校文艺演出,从编舞、教同学跳,到选购服装、设计舞台,每次演出都不用老师家长多操心,并且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日常生活中,杨思鸿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坚持做到“光盘行动”,还积极带动同学和家人共同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