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下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成绩突出管理机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后,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五心”党建工作法,以“星级化管理”“五基三化”为载体,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实现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水平双提升,支队党委连续四年获评全市五星级党委,支队获评广西首批模范机关示范单位,谱写了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红心”凝聚向心力。该支队坚持党建统领,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忠诚教育、主题教育和政治轮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学习74次,进一步坚定队伍的火红初心和理想信念。“红心”教育凝聚向心力,如支队共有辅警463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200名,已列为积极分子培养的有99名,发展党员19名。
“公心”提升战斗力。该支队党委通过强化政治激励及职务激励,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差别化、合理化的考评体系,对全体民警编制5大类30项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必要标准,将评优评先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公心”树公信,队伍战斗力显著提升。支队担负起110平台50%的接处警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支队绩效考评工作连续4年在全区公安交警系统名列前茅。
“用心”点燃创新力。该支队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为载体,悉心引导,用好科技,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创出“快速”和“多赢”实效:自主研发“PDCA逃逸事故案管系统”,有力提升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率,逃逸案平均破案时间缩减75%,逃逸事故发案率由4.3%下降至1.3%,实现死亡案件、轻伤以上案件、财损2000元以上案件侦破率均达100%,开创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新模式,打破职能部门间壁垒,提高救助基金的运行效率和救助实效。近两年共受理社会救助基金申请128笔、垫付金额261万元,同比增长326%、780%,有力保障了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保险理赔工作室,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57%,保险理赔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小时,民警现场处警量减少30%、案均工作量减少60%,实现警力节约、群众满意、社会效果突出的“多赢”局面;创建全区首个人脸识别、电子档案管理等功能的“E驾考”综合管控平台,简化11道繁琐流程,实现驾考工作全程智能,自助考场利用率环比提高164.6%,人工投入减少60%。建设贵港市首家“24小时自助车管所”,实现车驾管业务融合、“一站式”办理、全天候运行等三大服务模式,群众随到随办,实现精细服务赢民心。
“同心”提升执行力。该支队通过建立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大队党支部联合结对的党建联盟制度,有效解决警力不足难题,形成互帮共识、固强补弱、合力共进、互助共赢的党建“大联盟”工作格局。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同比下降49.33%,环比下降15.56%。支队党委书记大力开展“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工作,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道路交通管理、车驾放管服、事故多发路段整改等难点问题,在一线办公11次,解决问题9个。
“戒心”保持纯洁性。该支队始终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交警铁军。构建大督察格局,今年以来共开展网上巡查956次,发现问题26起;电话提醒23人次,纠正问题16起,通报问责3人次。同时,通过组织倡廉、文化育廉、社会督廉、家庭助廉,实行常态化学习教育、谈心谈话、督导提醒、排查防控、帮扶整改,形成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