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用双手“走出”幸福人生路——桂平市蒙圩镇韦革明自强不息的故事

2022-10-2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记者 梁时来 通讯员 卫明健   网络编辑:何美凡  

近日,在桂平市蒙圩镇林村林村屯的阿革杂货店里,年近五旬的店主人韦革明用双手拄着一张约1米高的四脚凳来回挪动,向顾客递上商品,并用手机完成收款。

韦革明四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失去正常行走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他受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和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所鼓舞,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1987年,韦革明在家编织竹藤器具,由家人拿到圩上售卖,每月收入可达30多元。1989年,在桂平市残联的帮助下,他在村里办起一家编织厂,吸纳8名残疾人就业,每人每月收入120元。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编织厂没开多久就关闭了。1992年,韦革明试养白鸽20对,一年下来赚了1600多元,他高兴极了,第二年借钱从外地购买1000对种鸽,准备大干一场。谁知由于天气炎热,鸽子在运输途中全部死掉,韦革明欠下债务2万多元。

面对挫折和失败,韦革明不屈不挠,重新寻找出路。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到南宁市参加电器维修培训班,掌握了家电维修的技术,回来后一边从事竹藤器具编织,一边维修家电。在家电维修中,他不断总结经验,很快成为行家里手,还赢得了当年一同参加培训的女同学的芳心,两人于1999年喜结连理。2000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韦革明建起现在经营的杂货店,面积50多平方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开店后,韦革明白天和妻子在店里卖杂货、维修家电,晚上驾驶三轮车到贵港城区给空煤气罐充气,增加家庭收入。2016年,夫妻俩在村里建起了一栋5层高的楼房,最近在当地农村信用社3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正在装修房子准备出租。韦革明的两个孩子目前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大儿子明年毕业。韦革明虽身体残疾,却自强不息,用勤劳的双手“走出”了幸福的人生路。